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當初看著表哥表姐在為小孩買英語教材安排英語課時

我就在想為什麼他們都要小孩學英語

每次看著表姐很高興跟我說小外甥美英語說得比國語好時高興的表情

我更搞不懂為什麼小孩那麼小就要學英語

小學爸爸也是請家教補英文

當時超痛苦

老實說我的英文並沒有比較好

是後來上了高中後自己有興趣

才認真的去學這個科目

大學研究所到了澳洲唸

在那裡我看到了英文學得好不好

是在個人的興趣

一堆人移民到那裡10多年

但英文一樣爛

說是還可以

但要叫他拼個字或是寫篇像樣的文章

完全不行

這種跟文盲沒有兩樣

小孩一出生後我就跟老公說決不讓小孩太小就學英語

他要先把自己的母語學好

自己有興趣時學其他語言才會事半功倍

By 受不了注音文的媽媽

匿名
馬麻 2004-09-30 16:54:04 #1F
 

這我贊成,因為太早學英文不好,最好在小三的時候比較好,小時候0歲開始都可以用接觸的,就是讓他聽聽英文的音樂或是一些簡單的,可是太早學英文我不贊成,我媽媽是幼稚園跟安親課輔班的老師,他也認同,先把國語台語學好比較好

保母惠
保母惠 2004-09-30 16:56:12 #2F
 

自己的母語如果不好其實影響很大

我家先生也是堅持小孩要把國語學好

還要會談判

因為國語好會談判表示思考好反應好

將來才能真正成為有能力的人

我們現在想找沒教英語的幼稚園

至今沒著落,

他們這一代還真是可憐

這個話題…只能說三聲無奈呀~

以前回的:

一、

如果學英語只是在學一種「才藝」

小孩學英語就等同學跳舞沒什麼大不了

可是語言卻不只是一種工具

(聯繫全世界的工具)

是傳遞、保存自身文化思想的橋樑

過幾年或許會有教育家開始討論校園裡

"耶誔活動"對本土文化的衝擊

或許會有,或許不會有

校園耶誕狂歡個人無法視之為單純的商業活動

而界定這是種"文化入侵"(不是融合)

孩子學了幾句英語

農曆年的點滴只剩"壓歲錢"

卻會記得耶誕節的化裝舞會上的小天使

萬聖節可怕的面具

語言不只是種工具

香港人是一個例子

個人給香港的評語是

"崇洋媚外"

個人不是反對學英語

是反對"小孩學英語"

對他們這一輩

英語絕對很重要

但是"維護自已的特色"更重要

廿年後孩子會記得十二月廿五是耶誔節

但是他懂不懂

三月肖媽祖的意義

或許我們的孩子都將與世界接軌

他的世界是將全地球

但我們的孩子在廿十年後

該放新曆的新年年假

還是農曆的正月初一

清明連假(春假)的取消

急著想站上世界舞台的台灣人想一想

我們有什麼不同於全世界

或是說

我們的民族自信心在那裡

當孩子們滿口abc的時候

我們記憶中的廟會在那裡

二、

教育孩子原本就是不計成本

我們都想給孩子「比最好還好的」成長環境

給他們我們認為「無限好」教育

英語,他們一定會學到

但我較在乎的是

語言是文化傳承的橋樑

牽涉的不只是"才藝"

還包含了文化認知

(舊事物給現代人的不只是懷舊之旅

更有心理上的需求)

對自已的生活文化尚未建立良好的基礎

何必急著"溝通全世界"?

兩種語言文化當然可以同時學習

只是"自已"剩多少?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如果孩子的將來失去自已

那他獲得世界又如何?

看到外國人像看到鬼?

說錯了吧?

是「看到外國人像看到神」!

台灣在過度的狂熱下"迎合外國人士"

在台灣用破英文與外國人溝通很正常

常理是「外藉人士用破中文與我們溝通」

因為這裡是台灣

與世界溝通的意義不是在自已家裡用人家的語言「溝通」別人

說難聽一些就是"媚外"(不沒攻擊意思,只是形容)

台灣人怎麼不開些補習班補補有世界觀的台灣人

泰語、越南語…這些人在台人數已超過原住民人數…

只是因為"英語"是強勢語言

英語是一定要學的

只是不要在十歲以前

這段時間是人格養成的黃金時期

學英語衝擊到的是人格裡對「自已」的信心

三、

會英語的小孩與不會英語的小孩未來並沒有差別

絕對沒有

一定沒有

重點是「現在不學,不代表未來就不會」

英語,未來仍然可領風騷一百年

學會英語在孩子們這一輩是一定要會的

只是在0~6歲時,

藉由語言建構對自已文化的信心

比操心廿十年後他們標準的kk發音更重要

「往事」對人的意義不單只是"回憶"

台灣過去努力前進四十年,成為開發國家

只是走到今日

最令人懷念竟是

廢棄重建的舊車站

號稱重生的老街

忘記自已的下一代

記憶裡只剩

米蘭教堂與肯得雞

精通英語而擁有世界卻想不起阿媽的故事

我們都已不曾擁有

在廟埕跑跳的日子

在野溪摸魚捉蝦的光陰

但我們從阿爸的口裡知道這裡發生過這樣的事

廿年後的孩子,是不是仍然要從我們的口中

知道我們擁有過的童年

那只存記憶裡不能再回味的麥芽糖

另一個重點

練就一口標準的kk音標

不代表"溝通全世界"

我的破英語在紐西蘭就是一個慘痛例證

kk音標只適用美國

坊間的廣告,請打三折享用

英文很重要,但不是那麼重要

四、

「英文文盲」有需要自卑嗎?

語言本身沒錯,錯的是台灣社會對英語不正常的心態

就如同國語與台語之間的戰爭

錯的只是漢人對台語的歧視

英文對我而言只是出國旅遊的工具之一

不是"生命必需品"

新婚紐西蘭十二天也是用破英文自助回來

「英文文盲」多麼充滿歧視的字眼

正港全世界共通的語言是"手語"啦~~

我是傳統的台灣人

沒法走在時代的尖端

拜拜是我生活的一部份

科技不會是我生命的必需

英文也不會是我孩子生命的全部

盲目進步的失去自已

我選擇

原地踏步

五、原討論見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84463&bid=6&r=

六、「學英文」已成為

一種趨勢,一種潮流,一種必需,一種品味,一種識別

(原作者於 2004-09-30 20:28:45 重新編輯過)

匿名
sabrinna 2004-09-30 21:10:26 #4F
 

題外話~~~

香港人不是崇外

而是給英國人管理了99年

之前是殖民地

所以他們接受的是英國教育

學的是英文

但他們也沒有忘了廣東話呀

匿名
Ashlyn 2004-09-30 21:39:57 #5F
 

我有個同事,是七年級的,說的一口流利的英文,她沒有出過國讀書,但發音超標準,我問過她,她說她媽媽在她小二時就送她去學英文,後來她是慢慢覺得有興趣很喜歡,就一直學下去,現在她是台大外文系畢業的!我覺得多項語言是對小孩的未來是助力,有加分的作用,在他未來的工作上一定會有所幫助~畢竟英語是國際語言(當然如果大陸在國際上漸漸成為強勢國家,相信我們的中文有天也會變成國際語言),幾乎會說英語都可以走遍天下!但我覺得很大的前提是小孩要有興趣,因為逼迫下的學習是不會有效果ㄉ

唉~哦~呀~

還是請「專家」+「名人」現身說法吧~

一、this js 專家的資歷

張湘君(民88)。Krashen之第二語言習得理論及其對台灣國小英語教學之啟示。台北師院語文集刊,第四期,85-102。

張湘君(民89)。50則國小英語教學實務,英語教學面面觀。台北:天衛。

張湘君(民89)。英語親子通-孩子學英語有絕招。台北: 三之三。

張素真、劉明華、林怡君(民88)。建立共識系統規劃號談小三英語教學之實施。北縣教育30,92-96。

許恰惠、李香琴、蔡慶齡(民82)。美籍教師對英語教學的看法,英語教學面面觀,91-96。台北:文鶴。

楊懿麗(民81)。從心理語言看英外語教學。教育研究雙月刊23,23-33。

詹餘靜(民88)。從教學法的沿革談有效的國小英語教學(上)。教師之友40(2),7-23。

詹餘靜(民88)。從教學法的沿革談有效的國小英語教學(下)。教師之友40(3),46-52。

詹餘靜(民89)。國小英語教育發展趨勢及三教,教師、教材、與教法-相關問題研究。國立台北師院學報,第13期,203-238。

Allwright Dick、Bailey M. Kathleen.(1996). Some Relevant Research. Focus of the Language Classroom, 169-190.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arry P. Taylor(1987). Teaching ESL: Incorporating a Communicative, Student-Centered Component. Methodology in TESOL, 45-60. Boston: Heinle & Heinle.

David Nuna(1995).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167-257. London:International Book Distributors Ltd.

Gary Marx (2001). 10 Trends for Tomorrow Kids. Education Digest, Volume 66, No.9, 4-10.

二、this is專家的心情,用心看完呀~

張湘君是過去兩年推展幼兒學美語相當有力量的英語教育學者現在她也積極反對此篇文章提供傳給學生或家長.

--------------------------------------------------------------------------------

資料來源:記者:林照真  (2002.11.26) ,中時電子報

你一定注意到了,台灣現在正陷入一片英語狂熱中,幼兒教育受到單一英語入侵呈現畸形發展,再加上家長們要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的迷思,在台灣,不到三歲孩子都在拚命學英文。幼教學界出身的張湘君,不諱言自己也曾經帶著女兒墮入全英語的神話世界,但當目睹許多怪誕現象發生後,張湘君頓時省悟,如今非常希望能以女兒學美語的苦果為例,喚回更多執迷不悟的父母心。

張湘君是台北師範學院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所長兼系主任,她是幼教專業學者,留美回台後,自是頗為肯定英語的重要性。雖然現在台灣開始出現美語學習的負面討論,但坦白說,一開始,張湘君不但不反對全面學習美語,她甚至在自己的小女兒身上進行實驗,想試試藉著「浸泡式學習法」,讓女兒學得一口好英文。

學英文不是用「教」的,而是用「泡」的,對嗎?

所謂「浸泡式學習法」就是把她不及三歲的女兒從幼稚教育起就送到全美語的英語環境中學習,回家時,雖然和女兒說的是中文,但家中電視只看英語頻道,弄得女兒直到別人家裡,才知道巴斯光年也會講中文。這樣一來,女兒學英文不是用「教」的,而是用「泡」的,希望在潛移默化中,不用移民一樣可以學英文到一定程度。

於是,她的女兒像台灣時下流行的美語幼兒般,從小接觸最多的是外籍老師,美語幼兒學校嚴格要求「NO CHINESE」,一旦說了自己最熟悉的母語,就是「BAD GIRL」,女兒在這樣的環境下漸漸長大。但張湘君很驚訝,女兒身上竟看到太多問題發生了。

純英語的學習對小女兒產生極不同的文化衝擊,因為待在幼稚園和外籍老師相處時間太長,女兒個性變得非常外向,在肢體上喜歡擁抱,會要求大人說「SORRY」,很多價值觀和父母明顯不同,言談間亦不排斥長大可以嫁外國人。

同時,女兒自言自語時是說英文,講中文也是怪腔怪調,會說:「念我一本書」(READ ME A BOOK),張湘君要求她說中文時,女兒便說:「你好嗎?今天」、「我肚子很餓,現在。」

台灣兒童學英語全靠老師輸入,而全美語的學費很高,但投資報酬率卻相對偏低,張湘君最後終於領悟到全美英語和移民到美國完全不同,台灣父母付的成本太高了。

要培養英語流利的庸才?還是培養英語說得通就可以的專業人才?

此外,一般孩子約是從幼稚園開始學中文,但全美語幼教的孩子卻從小學一年級才接觸中文,已經比別人晚了三年多。張湘君的小女兒因此覺得中文太難,根本不喜歡中文,寫功課時很痛苦,也很勉強。純美語的學校從中班起開始教英文閱讀,所以英文是她閱讀的母語,相較下中文就難多了。自此之後,她的小女兒看到英文就覺得很親切,但看到中文就頭痛。

更嚴重的是,小女兒不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對西洋文化如數家珍,對中國的端午元宵則全無興趣,自我認同出現混亂。又因為泡在全美語環境太久了,孩子一口外國腔常被誤以為是小老外。

張湘君問自己:「我們究竟是要培養一個英語流利的庸才?還是要培養一個英語說得通就可以的專業人才?」

獨尊英文的情況下,反而排擠掉其他課程

張湘君發現,獨尊英文的情況下,反而會排擠掉其他課程,更何況,這樣的孩子英文還不見得很流利。

只要談起台灣當前的英語熱,張湘君心中便是百味雜陳,女兒學英語的故事其實可以給很多心急的父母一個參考指標。

如今張湘君非常明確地反對全英語的幼兒學習環境,但這個市場卻是擴張迅速,特別是在台灣七、八個縣市都已經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上英文課時,張湘君注意到幼兒美語生意突然大幅增加,更令張湘君憂心。

張湘君指出,有很多全美語幼兒園根本是以補習班立案,安檢不符合幼兒園的嚴格要求,但政府都不管;也有些全美語的幼兒園以家長的支持作靠山,要收多少費用家長一定同意,對於上門評鑑的教授根本毫不在乎。

張湘君說,家長會要求幼兒教師把證書掛在校門口,卻從來不要求看看外籍教師的學歷,只要長得一張老外臉就好了,也不知道這個老外是不是合格老師?因為家長根本不敢和老外說話,看到老外家長逃得比誰都快,把外國人高舉在上,心態就跟殖民地沒有兩樣。

現在,她的女兒每周六反而開始補中文,張湘君還考慮以後要把英文課完全停掉。孩子學英文的事令她感觸良多,張湘君注意到台灣家長從來不談不好的事,她提出警告又總有「狗吠火車」的感覺。張湘君前後兩種冷暖心情,又有多少人能體會?

文出http://www.hcsh.tp.edu.tw/~art17/t1017.htm

千金,難買早知道

明天,我們剩多少?

台灣人,什麼時候才能認識自已?

「對不起,我錯了」熱賣中

(原作者於 2004-09-30 21:52:16 重新編輯過)

匿名
同意各位媽咪的說法 2004-09-30 22:04:05 #7F
 

為什麼要刻意讓這麼小的小小孩去學英語呢??

只為了大人的虛榮心作祟.

總是以為自己的孩子能在外人面前說幾句英文就很厲害一樣.

不是說英文不重要,而是要在適當的時機去學習.

就好像還不會走的小孩,你卻堅持要他學跑.

還不會說話,你卻要他唱歌.

那豈不是強人所難嗎?

先把本國的文化和語言學會再說吧

再來一篇:

美語狂熱亟需完備外語政策

記者林照真/調查採訪

 多數人相信說好英語便可與世界接軌,以亞太經合會議(APEC)來說,去年台灣代表林信義以中文發言,在中共外交部長唐家璇的阻撓下,完全無法爭取國際的同情理解;今年中研院院長李遠哲以英文直接與美國總統布希等各國領袖對談,情況完全改觀。

 APEC的經驗更讓國人覺得,說好英語是國際化的必然邏輯,不料台灣大學生的英文能力卻大不如前。台大去年五月針對該校學生進行英語能力檢定,結果成績並不理想。台大教務長陳泰然說,只有四成二的學生通過初試,通過複試的也僅有一成七。另外,台大也曾針對全台灣大學生進行抽檢,結果台大及格率是五十八%與七十二%,但其他大學的及格率卻只有廿八%與卅二%。

大學英文授課毫無客觀評鑑

 為了搶救大學生的英文能力,各校對教授施以重賞政策,並以「提高國際競爭力」為由向教育部申請經費。英文授課被官方與校方認定是進步的表徵,雖然不少教授不以為然,卻恐招來「英文不好才反對」的嘲諷,因而多半保持沈默。但若干曾赴英美留學、或根本就是外文系教授者,現在都站出來反對了。

 為了英文授課一事,政大孫秀蕙、馮建三與郭立昕三名教師向校長鄭瑞城表達反對的立場。廣告系教授孫秀蕙說,以為英文好就具有世界觀是一種傲慢,教學必須要有客觀評鑑,但現在大學卻把英文教學視為資源分配的標準,只要用英文上課就可獲得補助,完全不必評鑑老師教得如何,這種做法無法令人同意。

 另一方面,強調英文授課對專業更是毫無幫助。台大政治系教授石之瑜的「英文選讀」課程以英文教學已有十二年,他之所以採英文授課,是因為在國際會議上代表國家發言時,常會使用英文,為了使學生對全英文的環境不致感到陌生,才這麼做。但石之瑜說,以英文授課一定會影響學習效果,對專業並沒有幫助。

全英文環境不等同提升競爭力

 政大新聞系副教授方念萱也提到,因為學生英文能力普遍不佳,老師為了堅持英文教學,只好淺化教材,學生的思想也自然發生簡化效應。台大學生林耀民認為,老師以英文上課對學生有雙重壓力,可能會造成學習的障礙。

 如果學生只會通俗英文,卻無法產生更高層次的閱讀與對話,一樣缺乏競爭力。更要注意的是,良好的英文能力與提升國際競爭力兩者未必關聯。菲律賓的整體英文水平比台灣高,但它的國際競爭力不但未因為英文好而提高,反而下降。廖咸浩說,菲律賓社會有一種「不存在的美國鄉愁」,在很多城市都可看到模仿美國歌星的表演,比美國人還像美國人,完全無法從中找到自己的創意和文化的活力。台灣如果一味強化學習英文到期待的地步,就會慢慢產生菲律賓效應。

星港殖民地經驗造成語言混淆

 孫秀蕙亦擔心台灣會移植香港或新加坡的殖民經驗。英文在這兩個地區都已成為階級的標準,外界以為他們很會說英文,其實他們是把自己的語言和英文混淆,然後是「中文不好,英文也不好」。

 以此來看,英文授課的教學政策不但須重新檢討,以金錢補助的做法更是有待商榷。令人遺憾的是,從小學到大學,台灣竟不知不覺陷入美語狂熱,甚至成為國際笑話。花蓮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副教授蕭昭君說,美國媒體報導,台灣為了國際化,在台南市連倒垃圾車時間都教美語,美國人稱之為「會說話的垃圾」( talking trash),還把這件事當笑話來說。

 台北市立圖書館在今年十月增闢「小小世界」英文圖書館的服務。館長曾淑賢說,她從事圖書館業務這麼多年來,從來不曾像這次這樣感受到家長不斷地致謝;圖書館舉辦英文即席演講、朗讀比賽,不到一個月報名就超過一千人,可以感覺到家長對孩子英文能力的期待很高,也都很焦慮。

目前學習環境英語霸權而已

 除了大學粗糙的獎勵政策外,教育部對幼稚園的英文教育更不可視而不見。外籍授課老師缺乏評鑑審核,其待遇非以能力為標準計算。因為家長喜歡外國人,他們的月薪是本地老師的二、三倍。白皮膚、金髮、碧眼的外國人最受歡迎,黑人或在美國出生的中國人(俗稱AB C)待遇低些,但不會說中文的ABC又比會說中文的ABC錢多些。

 外語學習牽涉到國家根本大計,台灣迫切需要一個全方位的外語政策,而非像現在僅僅形成英語霸權而已。但教育單位被民粹壓力牽著鼻子走,從不獨力思考,很多提出諍言者都有狗吠火車的感覺。

 一名大陸學者曾感歎地說,英語對於中國意謂著「狼來了」,來了一匹我們不能趕走、也無法趕走的狼。目前中國還沒有氣度、勇氣、膽識和能力與狼共舞,但也不至於要我們的孩子與我們身上的好肉都送到它的嘴裡,任其撕咬。」

 中國大陸的反省尚且能夠如此,台灣呢?

http://www2.tn.edu.tw/english/文章分享/911113b轉載.htm

(原作者於 2004-09-30 22:06:05 重新編輯過)

毛起來了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34947

我的孩子不會講中文?-張湘君對幼兒全美語教育的省思與建議

中文不好,虧真的吃大了!

《我的孩子不會講中文!》是張湘君教授對於幼兒教育的省思與感想,身為語言教學研究專家的她,深刻描述女兒「漢娜」在美語幼稚園就學的過程,紀錄著全美語環境如何影響漢娜的發展。張教授將自己的親身體會與大家分享,書中不光指出家長對「全美語」這三個字無法抵抗的錯誤心態,更揭開不肖業者經營全美語幼稚園的弊端。

張湘君在書中侃侃而談,指出幼兒語言學習並沒有所謂的黃金期,但卻有五歲這個遺忘的關鍵期,如果平日沒有持續的學習與大量的語言互動,那麼此時不管學習什麼語言,終會功虧一簣。她認為學習外語固然是好事,但實在沒必要讓孩子過早接受這一切。

書中從幼稚園師資到體制都有著深入淺出的見解與探討。這些年來,傳統幼稚園被全美語幼稚園的光芒所掩蓋,大家視溫和專業的教育理念如敝屣。同時,高貴的全美語幼稚園卻因業者不當經營而弊端叢生,所謂的外籍老師可能只是抓個外國人充數;甚至遊走法律邊緣,美語幼稚園兼營美語補習班,小朋友與大孩子雜處一室,孩子的權益不但受損,上了小學也難與常軌教育順利銜接。

在全美語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對於中文建構成的社會環境反倒感到陌生,也無法融入中文環境。但中文是母語,我們大多時候的訊息傳達都使用中文,如果中文不好,和其他人溝通不良,孩子必然畏縮抗拒,與群體格格不入。試想幼兒在日常生活都無法得心應手,那麼他們未來的發展實在令人憂心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滿足媽媽心願「讓我躺平放空」一覺到天亮,德國Emma床墊KO媽媽睡眠3大困擾
滿足媽媽心願「讓我躺平放空」一覺到天亮,德國Emma床墊KO媽媽睡眠3大困擾

滿足媽媽心願「讓我躺平放空」一覺到天亮,德國Emma床墊KO媽媽睡眠3大困擾

2024 新生兒保單》還不知道怎麼規劃嗎?30秒快速瞭解還有抽獎等著你!
2024 新生兒保單》還不知道怎麼規劃嗎?30秒快速瞭解還有抽獎等著你!

2024 新生兒保單》還不知道怎麼規劃嗎?30秒快速瞭解還有抽獎等著你!

媽咪投票趣

你家誰簽小孩聯絡簿?媽媽還爸爸?

※可複選1~3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過敏別來亂!醫師&家長抗敏奇招
過敏別來亂!醫師&家長抗敏奇招

過敏別來亂!醫師&家長抗敏奇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