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小編
閒聊小編 2014-04-17 10:02:05 版主 654

醫師所做的任何處置與建議,都是基於專業與職責,病人或家屬有權利接受或拒絕,但也必須為自己所做的決定承擔後果。

是醫師也是父親_img_1

 

「你換藥的動作太用力,把我女兒給弄痛了,動作輕點好嗎?這是我的寶貝女兒,醫生你要小心一點。」一位溜滑梯摔倒的小朋友,由父母焦急地帶來掛急診。住院 醫師檢視傷口,膝蓋上有一條約五公分的撕裂傷,疼痛與害怕的交互作用下,她的哭聲始終沒停過。也或許是疼女心切,家長將急切的心情,投射為對醫師的不耐 煩。

 

「我知道你們很擔心,不過這是治療中必經的過程。傷口看起來不深,不致於造成深層的肌肉或肌腱受傷,只要做初步的傷口縫合就可以了。」家長的語氣不佳雖然不見得有惡意,但未免釀成糾紛,身為主治醫師的我親上火線,詳細說明接下來的治療計畫。

 

「要縫傷口?那不是很痛嗎?不能只是擦點藥就好嗎?」聽到我的建議,小女孩的父親先是一連串的問題,然後不假思索地拒絕。

 

「傷口長度不小,況且又位在關節彎曲處,單靠換藥可能很難癒合。」我自己也為人父母,很能體會他們的心情,對孩子要接受這樣的治療,一定有諸多不捨,但無論如何,我必須做出專業的建議。

 

「你開個藥給我回家擦就行了,我覺得應該不需要縫合。」

 

傷口需不需要縫合,理論上該是醫師的專業判斷,不是家長說了算。但見他們的態度如此堅定,我也不便勉強,只能再一次說明縫合傷口的必要性,以及不縫合傷口可能的併發症。

 

「我說不要就不要,你講再多也一樣!我不會讓我女兒挨這一針!」父親如此的態度,令我也不禁動了氣,雖然沒有跟他吵架,但我交待護理師幫病人包紮傷口後, 便不再多說一句話。身為醫師,做任何處置與建議,都是基於自己的專業與職責,病人或家屬固然有權利接受或拒絕,但同樣地,亦必須為自己所做的決定承擔後 果。換句話說,我並不是「求」家長接受自己的建議,反覆說明也只是善盡告知之責罷了。

 

「這麼長的傷口,不縫真的會好嗎?真搞不懂這些做父母的心態。」看著家長帶小朋友離院,一起值班的住院醫師忍不住問我。

 

「心疼孩子是做父母的天性,只可惜很多家長只憑感覺決定接受或拒絕醫師的專業建議。治療過程難免會有些疼痛,可惜有些父母不見得會站在醫師這邊,甚至覺得 醫師要虐待他的孩子。遇到這樣的家長,也只能由得他們。」這是臨床醫療常見的困境,家長往往將自己的主觀認知凌駕在醫師的專業建議之上。因此關鍵不是小朋 友的外傷有多複雜,而是取決於父母的態度與配合度。

 

幾個小時後,小朋友又被父親給抱回急診。「自從回家之後,血一直流個不停,已經換過三次藥了。你們當初為什麼不把傷口處理妥當?」面對家長不分青紅皂白的 指責,我勉強維持著客氣的態度,但也很嚴肅的指出:「我已經明白告訴你,這樣的傷口非得縫合不可,否則小朋友只要膝蓋稍微動一下,原本已經凝固的血塊,就 又會再開始出血。只可惜你不接受我的建議,是你自己堅持不肯縫合。」

 

聽完我的說法,小朋友的父親不禁靜默,又考慮了一段時間,他終於接受我縫傷口的建議。再一次看著他們離開,住院醫師嘆了口氣:「沒想到醫病之間的認知落差竟然那麼大,他居然以為只要靠換藥就會好。」

 

我的看法則不同:「其實這樣長的傷口,任何人看了大概都知道得縫合,如果是那位父親自己受傷,我相信他不會拒絕。問題在於是發生在自己的女兒身上,或許疼惜孩子的焦急,已經掩蓋過理智。」一念之差的不忍心,誤的卻是孩子的身體健康。

 

忙了一天,回到家已是深夜,睡前我把今天遇到的這件事當作和妻子閒聊的話題,甚至還談到若是相同情況發生在我們的孩子身上時,能不能保持理性,討論在沒有結論中結束。

 

隔天我倆起了個大早,到醫院接受預定的產檢,當時妻子正懷孕三十三週,預產期在一個半月之後。

 

「你趕緊去幫太太辦住院。雖然週數還不足,但看來似乎有早產的跡象。」婦產科醫師突如其來的一番話,令我們大吃一驚,也瞬間打亂了原本的計畫。新生命將提 前來到人間,與其說是興奮,倒不如說是意外更多些。當時腦海中冒出許多疑問,包括早產兒的身體機能是否已發育完全,乃至於中長期的身心發展會不會有問題等 等。但現實卻不容許我多想,此時唯一能做的也只有面對。

 

果然,凌晨時分女兒便呱呱墜地,但也一如先前所預期,由於週數與體重皆不足,必須先送至新生兒加護病房觀察。當晚加護病房的小兒科值班醫師也是自己舊識,他試著以朋友的身分安慰我,但交情歸交情,基於新生兒加護的專業,他仍得詳細告訴我種種可能的變化。

 

整夜就在焦慮不安中渡過,眼睛閉上卻怎麼也睡不著。但這時候我需要冷靜,剛生產完的妻子尚需要我的支持,自己千萬不能慌了手腳。

 

清晨七點鐘,電話突然響起,來電顯示是由院內分機撥出,卻並非自己熟悉的號碼。我直覺不會是什麼好消息,忐忑不安地接起電話:「我是新生兒科加護病房的值 班總醫師。今天早上幫您的女兒檢查過呼吸,也做了抽血檢驗。可能是因為週數不足,因此呼吸功能並不是太好……」電話那頭話說得保守,不過語意相當清楚,這 是當病情惡化時,醫師為了讓家屬有心理準備的標準說詞。由於自己也常對家屬說這幾句話,因此我直截了當接下去:「呼吸功能不佳,所以需要插管囉?」

 

「是的!我正是要告訴您,可能需要立即插管,用機器來輔助呼吸。當然,如果您對插管這項處置有疑慮,那我們可以用氧氣面罩再撐一段時間看看。」確實許多家 屬聽到醫師做此建議時,都會有所猶豫,因此不得不提出其他「家屬較能接受,但治療效果不佳」的替代方案,只是這樣的猶豫,可能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機。基於長 期治療急重症病患的經驗,我不會懷疑這項處置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只不過當對象是自己的女兒時,出生不到一天就必須接受插管治療,身為父親的自己,又豈能不 心疼?

 

心念電轉間,我要求自己必須理性,保持平時幫病患做判斷時的冷靜;況且小兒科醫師此時的建議,是為了幫助自己的孩子,身為家屬理應與醫師站在同一陣線,更 不該給他們壓力:「該插管就插管吧!不必再撐了,如果錯過治療時機更麻煩。」我直覺性的給他肯定的答覆,這時候我說話的語氣,非但不像家屬與醫師的對話, 反而像平日自己吩咐住院醫師的口吻。

 

「既然你也同意,那我立刻幫她插管治療。」

 

放下電話,同樣睡不著的妻子問我:「發生什麼事?你在說什麼『插管』?」我選擇誠實以告,也告訴她這是必要的決定。聽完我的轉述,妻子的眼淚再也忍不住而潰堤。

 

「該做什麼就做什麼,沒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如果不是絕對的必要,小兒科醫師不會大清早打電話給我。正因為我們有醫療專業背景,更該知道這項處置的必要 性!」我強自鎮定地握著妻子的手,用這句話來安慰她,也用來說服我自己。此刻的心情相當複雜,身為病患的父親,當然會為甫出生的女兒受此對待感到不捨;但 心裡更清楚地知道,縱有再多不忍心,也不能因為自己的婦人之仁誤了大事。

 

所幸幾週後,孩子的狀況逐漸穩定,我與妻子在眾親友的祝福下接女兒出院。「你真的很乾脆,每回遇到小病人需要做些侵入性的治療,父母幾乎都要考慮再三,甚 至討價還價,不知道這是生死存亡的時刻。」事後面對小兒科同事如此的評價,我不知道是否算是恭維的一種,但回想當時的天人交戰,可說是五味雜陳。

 

後來某一天的外科急診,一位母親帶著頭皮撕裂傷的兒子來就診,「傷口很長而且持續出血,需要將傷口做縫合。」評估傷勢後我做了這個建議。

 

「縫傷口會很痛吧!不能只擦點藥嗎?我不要我兒子挨針!」類似的場景,類似的話語,聽在耳裡,卻觸動心弦……

 

文章來源:是醫師也是父親

 

延伸話題:

像土雞的孩子,不怕遇到困難

「家庭聯絡簿」老師出怪招,你們備戰了嗎?

牠們是我的孩子,趙自強的20隻愛寵

禹丞的拔拔
禹丞的拔拔 2014-04-18 11:10:23 #1F
 

當初大寶貝被傳染到孝吼(不是孝喘喔)~

被急診醫師告知要住院....

當一切都手續都辦理完畢後~~小小的手上要打上點滴

護士小姐說:這點滴裡面的成分含有類固存....心裡第一個念頭就是~可以不要含有類固存嗎??

頓時間~看到護士小姐的臉上三條線......

幾秒鐘後~~護士小姐請來住院醫師說明用藥...

當醫師說明完後~心裡就放寬了許多..

住院四天~大寶貝就康復出 院了..

看到這篇文章~想起當初也是像那些心急的父母一樣...唉

twokidsmom
twokidsmom 2014-04-22 12:38:58 #2F
 

最幸運的父母是擁有身體健康的孩子!

我家大寶因為腦麻前年進開刀房做鬆筋手術,醫生永遠一派輕鬆地講述手術很簡單(就算28週早產的大寶曾在出生後7天,還在保溫箱就得進行心臟手術,當時的醫生也是一派輕鬆地說這是小手術)。當媽媽的我還是從術前到術後不斷的擔心、害怕,不斷詢問手術相關的過程、用藥、照顧... ,不斷評估可行的替代方案、對孩子身體和心理的影響、所有的利弊得失...,深怕自己考慮不夠周全、配套不夠完善、照顧不夠努力。畢竟這手術刀是割在自己的心頭肉上,不痛,那是騙人!

醫生看病人總是短短幾分鐘就得做出醫療決定,能給的是大家都這樣做的治療;父母跟孩子卻是數年長期感同身受生活在病痛中,最了解自家孩子特殊狀況與需求。要求醫護人員傾聽與了解本屬理所當然,畢竟不管是身體或心理上,父母是兒女最專屬的醫生,病童的家屬有權利要求。

不過,相對的病童家屬本身也應該有足夠的醫藥常識、冷靜理性的判斷能力、配合專業治療的信心與堅持...,家長能與醫療人員作完善的互動才能為孩子爭取最大的治癒機會。

很多身邊的家人或媽媽朋友們都曾經問我:為何面對孩子做侵入性醫療時能如此鎮定?

我總是回答:我必須在面對親友和孩子時,要表現鎮定輕鬆有自信,因為孩子要接受治療已經夠害怕,不能再增加孩子的心理壓力;面對醫生和醫療人員時,要表現緊迫盯人超積極,因為孩子只是醫療人員要照顧的眾多病人的其中一個,要讓醫護人員加深印象;只有面對自己一個人時,才能表現害怕軟弱胡思亂想,讓自己當母親的情緒發洩一下,之後要馬上鼓勵自己相信老天只會給敖的過去的考驗,再度披上武裝面具上場迎戰~~這就是母親。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台灣生態藏寶圖「有怪獸」app親子界正夯!步道邊玩邊學趣味多
台灣生態藏寶圖「有怪獸」app親子界正夯!步道邊玩邊學趣味多

台灣生態藏寶圖「有怪獸」app親子界正夯!步道邊玩邊學趣味多

媽咪最愛的養身補體神器,桂格滴雞精試用滿意度100%
媽咪最愛的養身補體神器,桂格滴雞精試用滿意度100%

媽咪最愛的養身補體神器,桂格滴雞精試用滿意度100%

媽咪投票趣

你家誰簽小孩聯絡簿?媽媽還爸爸?

※可複選1~3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小技巧 大幸福 家庭經營力
小技巧 大幸福 家庭經營力

小技巧 大幸福 家庭經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