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瑋
旺旺仔 2008-09-01 11:25:40 版主 312

七大策略 教好獨生子女

本篇文章摘自: 商周特刊優勢系列 品格教育特刊

作者:吳錦勳、尤惠玲

獨生子女最大的不幸,就是不懂「匱乏」,如何才能避免養出小霸王?

以及偏差的品格與行為?父母要注意了!

這天,3歲半的小曦坐著啜泣。他一人分飾兩角,以不同的語氣,自問自答著。

「小曦,你怎麼啦?(模仿媽媽語氣)」

「我被爸爸罵。(小孩語氣)」

「為什麼被爸爸罵?」

「因為我不乖。」

「哪裡不乖呀?」

「因為……我搗蛋。(幾近啜泣狀)」

最後他責罵說:「那你活該!」

孤單,是他的宿命。

他重複這些話,自我解嘲。

像小曦這類的獨生子,越來越多。

根據主計處統計,2008年台灣育齡婦女的總生育率(15到49歲婦女生育率),

將降至1.1人,「只生一個」成為趨勢。

不只台灣,全球家庭都有獨子化的趨勢。

在日本,婦女的生育率只有1.22人,韓國為1.29人,

德國、西班牙超過半數以上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庭,

而實施「一胎化」政策的中國大陸,獨生子女人數更逼近9,000萬人。

因此,獨生子女的教養已成新顯學。

然而,100多年前,獨生子女被貼上各種負面標籤:自私、驕縱、缺乏獨立性、不合群。

美國心理學者史坦利‧霍爾(G. Stanley Hall)甚至憂心忡忡指出:

「獨生子女本身就是一種病症!」

然而,近年的學術研究已顛覆此結論。

美國加州心理學家們,針對40萬名中學生,進行一項長達20年的獨生子女研究。

他們發現:獨生子女比非獨生子女更聰明、更有創造力,也顯得更有教養、更成熟。

親子關係攸關成就 4成獨子:父母影響自己最深

美國研究排行的心理學家雷門(Kevin Leman)形容,

「獨生子是父母苦心孕育的特殊寶石。」

美國國務卿萊斯(Condoleezza Rice),就是個天才獨生女,

她15歲跳級進入丹佛大學讀政治,27歲就在史丹佛大學教書,

會說好幾種語言,也是業餘的室內樂鋼琴演奏家,

曾和馬友友演奏布拉姆斯,風靡全場。

她聰明而勤奮,全天下似乎沒讓她感到做不到的事。

她是當今最有權勢的女強人之一,更是獨生子女群中,熠熠生輝的那顆寶石。

其他有名的獨生子,還包括前聯準會主席葛林斯班等。

但問題是,不是每顆石頭都會發亮。在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眼中,

寶石變成一顆「骰子」,「現在很多人只生一個小孩,那叫做賭一把。」

孤注一擲的結果,獨生子女父母必須面對擲出骰子後龐大的不確定感。

事實上,親子關係的確是影響獨生子女成就的關鍵。

專研獨生子女30多年的專家法波(Toni Falbo)博士過去一份針對大學生的調查就顯示:40%的獨生子女認為影響他們最深的人是父母,

而長子或排行中間的子女卻只有3%及2%。

顯然,父母的教養態度之於獨生子女,比一般孩子還重要。

那麼,就應剖析獨生子女的心理特色。

獨生子女特殊的排行,形成三個特色。

第一個特色,唯一性。

獨生子女兼具老大與么子雙重身分,不需要與手足爭奪資源,

從小便獲得父母全部的愛,甚至全家族不虞匱乏的資源。

如果把愛量化,他們得到的關愛,可能是一般孩子的4倍(加上祖父母)。

也因為在家中是唯一的孩子,獨生子為避免寂寞,

會使出渾身解數,去贏取同儕團體肯定,

因此,他們總顯得聰明、大方、慷慨、不善於吵架(競爭)。

沒有橫向同儕關係 易缺乏同理心、以自我為中心

第二個特色是,缺損性。

獨生子女缺乏手足互動帶來互相學習刺激的「利益」。

兒童成長過程,不止需要「縱向親子關係」,也需要「橫向同儕關係」。

對獨生子來說,他們嫻熟和父母對應,洞悉父母想法,擁有各種技巧利用父母情感,

卻缺乏橫向發展的手足關係。

一般來說,兒童早期與手足相處的經驗,奠定他未來與同儕交往80%的基礎。

但因為獨生子女缺乏與手足相處的經驗,比較缺乏同理心,或者容易以自我為中心。

第三,孤獨感。

不可避免的,獨生子女有較多獨處經驗。這是壞事嗎?

美國《獨生子》(Only Child)雜誌主編卡洛琳.懷特(Carolyn White)說,

她訪問過的每個成年獨生子女都表示,他們的「孤獨時光」是世上最美好的時光。

小時候,知名網路文學作家藤井樹的媽媽總是工作很晚才回家,爸爸沉默寡言,

除了他,家裡沒有別的孩子,「家裡常常很安靜,最大的聲音,是按馬桶的聲音。」

他一個人和自己相處的時光,就如同卡洛琳描述的,

「孤獨的滋味對我們的孩子有所幫助,孤獨時光就像塑膠黏土,

你可以擰它、拉扯它,想怎麼捏就怎麼捏,它給你空間去測試自己的想像力有多大。」

於是,藤井樹躲入漫畫世界,把紙上角色當成朋友,傾吐心事。

「從小習慣自己一個人,讓我長大以後,可以長時間一個人靜下心來專心寫作。」

他也意外的成為暢銷書作者。

總結上述三大特色,教養獨生子女的要訣,就是適度製造匱乏感,

擴大「唯一性」、「孤獨感」所帶來的好處,想辦法彌補「缺損性」造成的缺點。

也就是說,父母應該想辦法為獨生子女盡量製造青梅竹馬的「虛擬手足」關係。

然而,多數的父母卻不盡如此,卡洛琳就指出,

他們雜誌收到的信件中,至少有一半是關於獨生子女父母只生一個的「內疚感」。

於是,常「以愛之名」犯錯,最直接的就是溺愛,養出驕縱獨生子。

卡洛琳列舉獨生子父母最易犯下七大項罪狀,

包括:過度放縱、過度保護、缺乏紀律等。

一胎化盛行的大陸,也有學者指出,獨生子女父母常犯「六過」及「四怕」。

所謂「六過」:愛之過甚、擔心過度、照顧過多、遷就過多、誇耀過多、希望過奢;

「四怕」:怕不孝、怕生病死亡、怕學壞、怕不成材。

製造匱乏感 學習延遲欲望的滿足

全天下獨生子父母,心態大抵雷同。

有能力的父母像資源豐沛的好園丁,在設計精密完善的溫室裡,全心全意栽培一顆種子,他們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傾其所有,卻不會揠苗助長。

製造匱乏感,才能讓孩子不被過多的愛與資源淹沒。

像小曦的爸爸就堅持「即使給一顆糖,都要有策略」。

他觀察,小孩子永遠看到自己沒有的,而不會看到自己有的,

不斷滿足他,只會讓他欲望無窮。

原本,小曦的媽媽會用小糖果鼓勵他,

有一天,糖果沒了,小曦便用哭鬧的方式要糖吃,

媽媽心軟,便答應給他買更好的玩具,

久而久之,3歲半的小曦懂得「以小搏大」,操縱、控制媽媽。

於是,小曦的爸爸決定剝奪他的享受,

與他約定一段時間表現良好,聖誕老公公才會視表現好壞送他禮物,

「要他學習延遲欲望的滿足,別急著給孩子吃棉花糖。」

國際通商主持律師陳玲玉就擔心優渥的環境,會讓獨生女洪紹凡耽於安逸,

也刻意製造女兒的欠缺感。

「我一直深信,在物質匱乏的環境中,才有激勵人向上提升的動力。」

女兒就讀賓州大學後,每月只有固定而有限的生活費。

「除了買書、或到紐約觀賞文化藝術表演外,我每個月底都要跟她對帳單的。」

「如果這個月超支,一定從下一個月的生活費中扣掉。」陳玲玉從不讓步,紀律嚴明。

對獨生子女的寵溺,源自內疚與不確定,

因此,父母要停止自責,放手,還給孩子一個正常的空間。

那麼,接下來唯一要做的,就是盡力為其營造虛擬的手足團體了。

打造青梅竹馬般關係 模仿、分享,彌補所缺能力

小潔、軒軒和小文,是三個年齡相近的獨生子女,

週末,三對爸媽帶著他們,從台北開車遠到花蓮的東華大學遊玩。

三個孩子衝出車子,立刻在廣闊的草原奔跑打滾追逐。

這是軒軒的媽媽及閨中密友刻意為孩子們組成的「小圈圈」。

當她抱定只生一個孩子,還在懷孕時,

就想用自己的人脈,為孩子打造一種「青梅竹馬」的同儕團體。

因為三個家庭都住台北東區,保母、幼稚園都相同,

因此,三個獨生子女常常玩在一起。

年紀稍長的小潔自動變成大姊,軒軒變成老二,小文成了老么。

雖然三人都上了幼稚園,

但軒軒的媽媽認為,「老師很容易介入管理,下指導棋。

但我們家庭聚會時,卻讓孩子自己相處,

不干預、不出面仲裁,如果有衝突,讓他們用自己的方法解決。」

在這個圈子,孩子們得以藉由模仿、分享,擴展原本沒有的能力。

「我們是一群沒有血緣關係的父母,創造出一群沒有血緣關係的兄弟姊妹。」

軒軒的媽媽說,好像回到以前大家庭同住三合院的感覺。

她說,將來孩子們到了叛逆期,跟父母鬧得不愉快,不想回家,

「至少還有個接納他們的空間,有第二個家可以選擇,得到擁抱關心。」

獨生子女的優、缺點其實互為表裡,

只要協助盡早融入同儕,就可以在天平的另一端取得平衡。

(選錄自《商業周刊》1046期)

【教養獨生子女 你可以這樣做】

一.不要過度放縱

父母心態:反正只有這一個,拚命用遊戲、衣服、玩具做安慰劑。

較佳做法:設定界限,好的東西都需要等待,才是人生寶貴的經驗。

二.切莫過度保護

父母心態:害怕會失去孩子,安排、控制孩子生活的每一面 。

較佳做法:把擔心表列出來,挑出孩子可以解決的,鼓勵孩子做。

三.對孩子建立紀律

父母心態:如果我管他,他會討厭我,不如不管。

較佳做法:向孩子「定義」紀律與違反紀律的後果,並切實執行,表現好才贏得新權利。

四.跳脫過度補償的內疚

父母心態:出於內疚的補償心理,希望孩子沒有失敗,永遠幸福快樂。

較佳做法:對抗只生一個的內疚感,停止責備自己,不要和別人家庭比較。

五.別苛求完美

父母心態:將孩子的夢想、成敗與自身緊密相連,時刻在替孩子照鏡子,不滿意就整型。

較佳做法:別用顯微鏡觀察孩子以及太在意輸贏,孩子不是你的替代品。

六.不把孩子當作成年人看待

父母心態:聽孩子講話好像懂很多,像個「小大人」,把家裡所有的事都告訴他。

較佳做法:負擔過多大人世界的獨生子,可能無法擁有真正的童年。

七.讚美不可過度

父母心態:孩子的一舉一動,都被放大誇讚,充斥大量不實讚美。

較佳做法: 讚美是一種籌碼,給得濫不如給得好,過度受尊崇的孩子,只能依靠他人獲得肯定,沒有自我。

(資料來源:卡洛琳.懷特著《別驕壞你的孩子》,整理:吳錦勳)

Melody's Mom
Melody's Mom 2008-09-01 15:07:16 #1F
 

很棒的分享,打包回家好好研讀^^ 七大策略 教好獨生子女_1F_img_1

kiwi 媽咪
kiwi 媽咪 2008-09-01 16:27:39 #2F
 

謝謝分享

胖瓜子
胖瓜子 2008-09-01 23:04:26 #3F
 

謝謝分享

小兔子
小兔子 2008-09-02 10:07:22 #4F
 

謝謝分享..

sweet
sweet 2008-09-02 12:29:32 #5F
 

謝謝分享

小宥鈞的媽咪
小宥鈞的媽咪 2008-09-02 12:35:09 #6F
 

謝謝分享

打包了

小葉子
小葉子 2008-09-02 14:43:31 #7F
 

謝謝分享哦~

打包囉~

coffee
coffee 2008-09-02 15:26:59 #8F
 

謝謝分享~~

芊芊媽
芊芊媽 2008-09-02 15:38:57 #9F
 

謝謝分享~

nono(bbk)
nono(bbk) 2008-09-02 15:40:20 #10F
 

很好的文章打包了謝謝分享

圖解媽媽百科

特別企劃

2024 新生兒保單》還不知道怎麼規劃嗎?30秒快速瞭解還有抽獎等著你!
2024 新生兒保單》還不知道怎麼規劃嗎?30秒快速瞭解還有抽獎等著你!

2024 新生兒保單》還不知道怎麼規劃嗎?30秒快速瞭解還有抽獎等著你!

台灣生態藏寶圖「有怪獸」app親子界正夯!步道邊玩邊學趣味多
台灣生態藏寶圖「有怪獸」app親子界正夯!步道邊玩邊學趣味多

台灣生態藏寶圖「有怪獸」app親子界正夯!步道邊玩邊學趣味多

媽咪投票趣

你家誰簽小孩聯絡簿?媽媽還爸爸?

※可複選1~3個答案

精選專題

more >
小技巧 大幸福 家庭經營力
小技巧 大幸福 家庭經營力

小技巧 大幸福 家庭經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