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游在碧海藍天的童顏 會員登入

 

 
位置--> 筆記本親子資訊

 如何帶孩子參觀藝術館?2006-02-26 Page:1/1

如何帶孩子參觀藝術館?

到藝術館參觀與臨摹是美國小學生的日常主要課外活動; 蘇俄的藝術館教育發達,孩子從小就由父母、老師帶到各地藝術館參觀; 香港及日本老師普遍帶整班孩子去藝術館當場臨摹; 連東南亞的印尼國立文物紀念館都排有特定時間供兒童優先參觀。 國內帶領兒童上藝術館的風氣,受客觀因素限制,雖藝術館都很歡迎,但因欠缺經驗,進行的並不順利。 維持現場秩序是一大問題,孩子不太靜得下來,老師總不方便老在現場虎視眈眈或嚇阻學生喧鬧,現場解說的講解方式大都是設計給大人聽的,孩子很難接受,因此更容易躁動。 最好提供專為孩子設計的現場,和成人觀眾區隔開,讓孩子盡情滿足好奇心,與講員面對面問問題,有時孩子的問題看似理所當然,但卻值得大人退一步思索,而不是否定孩子的問題,甚至阻止他們發問。 有時帶孩子走近作品,從四面八方瞇著眼睛看看,比起看幻燈片那樣平面的東西,效果會更好。 老師或家長可以自己當主持人,現場不瞭解的再請解說員支援; 因為老師或家長對孩子的程度較熟悉,所以對問題尺度較易掌握,允許孩子天馬行空的發問,更易啟發孩子的想像力,不能像大人逛街或逛百貨公司般走馬看花,或在現場打鬧嘻戲。老師或家長也要購買美術相關書籍充實自己這方面的知識,提昇自己的藝術智商(AQ)

. 讓老師帶學生或全家人到藝術館像去麥當勞、或逛百貨公司、遊樂場等地,流連忘返,想再多去幾次那般受歡迎。 讓參觀藝術館成為有趣又充滿快樂的活動,而不是沉悶、嚴肅又甚麼也看不懂,或人擠人甚麼也看不到,或吵嚷不堪根本無法寧靜欣賞、專心體會。

輕鬆的享受參觀藝術館樂趣的小秘訣:
輕鬆悠閒地欣賞展出的畫作,未必非得一次就要把所有展出的作品全部看完不可。

參觀三、四十分鐘後,不妨休息一下,喝點飲料、咖啡或吃中餐後再繼續觀賞,這樣才不會太累。

穿著儘量輕便,像便鞋、套衫; 不要攜帶貴重或太重的東西。

瀏覽展出品邊的文字說明可對名稱、畫家、作畫日期、材料或作畫動機及背景等有更多的瞭解。

和孩子再玩個美術造型的遊戲,像找出方形、圓形、陰影、色彩、長短線條、粗細色塊,或快樂、悲傷、憂愁、寂寞、詭譎等不同表情和心境的畫作。

找找看雕刻作品中那些是圓順和緩的造型,那些外型較粗獷。

對不同的畫作可以自己編想出一個發生在畫裡的故事,對一些連作畫可以預先設想下幅畫裡出現甚麼樣的圖像和內容。

想像畫中的人物、甚至可以把她或他想像成和自己有關的親人或朋友; 或扮演個偵探研究大畫中的人是甚麼職業? 從事那一行? 是個甚麼樣的人物?

每個人挑選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一幅畫,並說明為甚麼喜歡或不喜歡。

選購一些為兒童寫編出版的美術圖書及錄音帶或相關文具、玩具、貼紙、拼圖或遊戲書等等。

不可用手去觸摸或用物品去指碰的展出藝術品,藝術館有責任使這些無價之寶不受污損、破壞。

可向服務人員詢問是否有特別為兒童而設的活動或資料。

和孩子玩個藝術尋寶的遊戲,例如找出畫中的扇子、鞋子、帽子、水果、動物、男孩、女孩等等,看誰找到最多或最仔細,就買個小禮物當獎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