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首頁
相簿
筆記本
日記
留言版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BabyHome 首頁

Ali 寶貝ㄉ家
 
位置--> 筆記本文章收集 JACK蒙式教法

 另一種父母效能自我訓練2006-08-07 Page:1/1

另一種父母效能自我訓練

短短十幾年下來,如果要說孩子的各種令人無法接受的行為的話,可謂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的,也許這就是我們心中的痛。為此,我常常在做觀察,孩童時期,小孩脾氣暴躁、愛哭又愛打人、甚至其他……等等;長大之後,不盡心盡力讀書且又愛玩甚至欺瞞大人等等。然而針對這一切的觀察結果,到底又要如何下定論呢?是屬於與生俱來的人性呢?還是受後天環境的影響呢?是錯在孩子呢?還是大人處理不當呢?或許都是!或許都不是!如果都是的話,那麼我們該用何種策略應變呢?反觀如果都不是的話,那又將如何?為了找到答案我告訴自己,除了要多做觀察之外,更需要多做印證工作,尤其是針對親子之間的談話與其行為反應為主。慶幸的是,在這期間所做的許多印證工作裡,竟然得到許多料想不到的正面效果;可惜的是觀察發現,很少人會想去思考或探討,每天的親子交談裡,可能就有許多會產生麻煩的對話在其間。或許我們應該由此感到親子間的問題所在,而考慮是否應該改進我們對孩子的措詞及語言習慣。

事實上,根據我粗略了解語言影響力的我而言,我必須要求自己處處以平行式語言對付他們的。因為我知道人們較能接受聽起來順耳的言語,而排斥聽逆耳的言語;因為我知道人們對語言的下意識反應,無論是大人或小孩幾乎都是一樣的。針對這種現象,有時我也想要明白其原因,是屬於人性造成呢?還是人類對語言的直覺反應特徵或其他原因呢?經過不斷地反覆思量之後,雖然其原因有呼之欲出的感覺,但終究無法因而改變人們喜愛聽好話的事實。因為碎碎唸(嘮叨)、指責、命令、分析、教訓‥‥乃至長篇大道理,幾乎都不是孩子所愛聽的。因此,在這種事實考量下,促使我必須堅守一個原則:既然跟孩子談論事情的目的是在處理問題,那麼更積極學習如何製造好的聲音,並且特別去注意某些字眼所會引起的有利和不利效果的選擇,應付於日常親子之間。

的確,除了這種事實不斷地警惕我必須堅守此一原則外,顯然我也必須尋找到一種相當可行的語言模式,才能讓自己避免犯一些語言上不必要的錯誤。因此,使得我更加絕對要求自己做到,無論是孩子找我溝通;或是我找孩子溝通的任何情況下;甚至以處理孩子間爭吵為例來說,就算我明明知道其中一位孩子確實無理,而認為這位孩子有百分百的不對;就算我當時認為,兄弟爭吵會影響將來之間的情感,所以要教;就算我當時還有其他許多的觀念或認為,甚至脾氣已到了臨界點,只要是輪到我說話時,就在我未說出口之前,必定先經過大腦過濾篩選,評估自己所要對孩子說的每一句話的優缺,作出選擇後才說出來。起初還真的有些不習慣,甚至保持一種戒備狀態,有些時候甚至得一邊翻閱著書(父母效能訓練)找較合適的對話同孩子交談,以防自己疏失講錯話傷了孩子。

日子一久,似乎這種作法的堅持,在不知不覺當中,成為個人對待孩子的一種「語言習慣」。就像如同某些人也堅持自己的觀點及作法,在不知不覺當中,形成對待孩子的另一種「語言習慣」一樣,所不同的大概只能說,不同的話給予不同感受而已。針對這一點,有一個很好的方法,能夠讓我們很容易分辨出來,就是只要挑出一些令自己無法接受的孩子行為,寫下兩種不同的話(一種不利溝通;另一種有利溝通)之後,放在一起唸,就可以感受到的。譬如以孩子哭著要求買東西為例:
不 利 的 有 利 的
哭!哭!哭!你煩不煩! 有什麼事,請用講的。
我沒見過像你這麼愛哭的! 你用哭著說話,我實在聽不懂意思。
再哭,就叫警察抓走算了! 我必需算一算,錢夠不夠。
當這種練習相較之後(讀者可以依自己的案例作同樣練習),確實很容易分辨出之間的區別。

當然,我們得承認,這只是一個認識語言影響力的練習而已。它的好處,第一點是能使為人父母者,即時正視語言與親子間的重要性。第二點是使我們真心想去學習,尤其是關於處理親子的問題上,藉著這種操之在己的務實方法,使自己顯得更具有影響力並且更能說服孩子的父母。因為我們已經明白,任何的親子問題,不可能僅限於誰是誰非的範圍內。因為我們看到,語言不是一種孤立的現象,而是一種活動的生命體。因為我們更清楚,一切的親子交談過程,其實就是經由許多的「孩子一言;父母一語」所編織而成的。因此我們要說,親子之間的不愉快與愉快,幾乎就是因為其中一方的一句話,使另一方聽了之後,立即在身體內起了某種程度變化造成的。從一種潛意識的反應到另一種,幾乎完全是受著不同言語而左右的。當然我們也可以這樣說,潛意識反應行為的不同,取決於某一方的言辭對另一方影響的深淺,也連帶決定了其行為的粗暴或柔雅態度。

當我們認清這種事實之後,為了訓練自己,我們更應該牢記,對孩子講話時,特別要注意到自己的說話。因為只圍繞在事情本身的對或錯而忽略語言的影響性,是很容易造成親子間衝突的。例如一,
母親:「妳怎麼有這隻筆,是向誰拿的?」
女兒:「哥哥給我的。」
母親:「騙人!昨天哥哥才告訴我,他的筆不見了。」
女兒:「真的,我沒騙妳。」
母親:「妳再不說老實話,我就……」。
這類的親子對話,是爭論誰是誰非,最直覺的反應行為態度,也是許多家庭經常發生的問題。這當然是我們最不願見到的事實,因為類似的對話方式,是很容易擦槍走火的。

為了不使親子關係因而惡化,我們可以用平行式語言來替代上述母親的對話方式。例如,
母親:「妳手上的這隻筆,借我看看好嗎?」
女兒:「不行!」
母親:「我想知道,為什麼不行呢?」
女兒:「我不想告訴妳!」
母親:「不想告訴我,這樣我會很難過喔!」
女兒:「好啦!只能看一下下哦!」
母親:「好好好!沒問題!」(筆看完之後,將筆還給女兒)
母親:「好漂亮的筆!是誰送妳的?」
女兒:「是哥哥送我的。」
母親:「我有一點不明白,妳說哥哥送的,而哥哥昨天卻問我,有沒有看到
他的筆。我實在被攪糊塗了。」
女兒:(沒回答)
母親:「妳不清楚沒關係,待一會我問哥哥就行了。」之後,女兒繼續塗鴉,
而這位母親則走向兒子房間,一會兒帶著兒子走了出來。
兒子:「還給我!幹嘛隨便拿人家的筆啦?害人找不到筆!」
女兒:「借人家畫一下,又不會怎樣。」
兒子:「自己需要,不會叫媽咪買就好,幹嘛要拿我的!」
女兒:「媽咪,幫我也買一隻筆,好不好嘛?」
母親:「請先解決這隻筆的問題,然後再談。」
女兒:「哥哥,筆還你。」「媽咪,我筆已經還哥哥了,請帶我去買吧!」
母親:「好!沒問題。不過我還是不懂,怎麼哥哥說是妳拿他的筆,請妳告
訴我,怎麼會變成這樣子呢?」
女兒:「沒有啦!因為我昨天想畫一隻kitty貓,就在哥哥桌上拿的。」
母親:「哦!我終於明白了,原來是這樣,而不是妳剛剛講的那樣,對不對?」
女兒:「媽咪!對不起嘛!我不是故意的啦!」
母親:「我當然相信妳不是故意的,不過請妳記得,以後要拿哥哥的東西,
一定要告訴哥哥,才不會讓他又找不到。瞭解嗎?」
女兒:「我知道了。」

經過了兩種不同的親子對話方式的相較以及之前的探討之後,我們差不多可以看到,我們對親子教育的方式都不是從許多深奧理論中得到的,而是在生活的實際情況中,經過層層的剖析之後慢慢發現到的。它讓我們輕易感受到語言及行為間相互的關係;以及讓我們思維過去現在很多人沒有特別注意到的地方。

在許多的有關親子教育書籍及報章媒體的共同強調中,我們會發現一種很普遍、而且又很容易令人想學習的重點。我們常常會在這些書中及報章媒體看到這樣子的一些建言:「要經常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與孩子溝通。」、「教養子女需要以愛心、耐心為基礎。」、「言教不如身教。」……等等。針對看過(或聽過)這些種種觀點的許多父母而言,並不表示她(他)們不懂這些觀念,只是面對親子問題時,大部分的父母卻都不知如何是好。就像我們也有『不能寵壞孩子』的觀念一樣,也會碰到種種沒有辦法的時候。例如『雅舍小品』中的一則故事:
一個母親帶孩子到百貨商店。經過玩具部,看見一匹木馬,孩子一躍而上,前搖後擺,再也不肯下來。那木馬不是要出售的,而是商店的陳設品。店員們叫孩子下來,孩子不聽;母親叫他下來,加倍不聽;母親說帶他吃冰淇淋去,依然不聽;買朱古律糖去,格外不聽;任憑許下什麼願,總是還你一個不聽。當時演成僵局,頓成膠著狀態。最後一位聰明的店員建議說:「我們何妨把百貨商店特聘的兒童心理學專家請來解圍呢?」眾謀僉同,於是把一位具有教授面孔的專家從八樓請了下來。專家問明原委,輕輕走到孩子身邊,附耳低聲說了一句話,那孩子便像觸電一般,滾鞍落馬,牽著母親的衣裙,倉惶遁去。事後有人問那專家到底對孩子說的是什麼話,那專家說:『我說的是:「你若不下馬,我打碎你的腦殼!」』

雖然我們從例子當中,發現語言確實有著無比的力量,但類似恐嚇的語言,我還是要建議,不管在什麼情況下,至少應該做一些謹慎的保留才是。因為導正孩子的行為當中,必須讓孩子有認知的共鳴,而不只是著重當時的認錯或聽話而已。最好能運用前面例子,母親這般地對女兒說話,「哦!我終於明白了,原來是這樣,而不是妳剛剛講的那樣,對不對?」。

我們人類較特殊的地方,就是最能運用語言來教化我們的後代子子孫孫,例如,為了陪孩子去買件東西,如果孩子心不在焉的走出了人行道,一輛汽車疾駛過來,那麼不管是別人或是自己看到,一定會對著他喊 “小心車子” 或大聲尖叫。這種的喊叫音量和音調中所呈現的,就足以引起必要的影響及教化作用了。但是事實上,我們很難看到事情就此打住,一般見到的不外乎要告誡孩子幾句、或罵幾句、甚至嚴重的話會出手打孩子……等。有時我們應該覺得自己太意氣用事了。

我的經驗中的許多親子問題,事實上都不是人本身的問題,而是人所說出來的話,影響了人的神經系統的問題。例如有一次,我叫我二兒子幫忙拿垃圾去倒,結果他冒出一句「幹嘛叫我,不叫別人。」,突來的這句話,自然地讓我的神經系統確實受其影響,一時間,我的直覺反應幾乎是在沒有任何的制止下,確實想狠狠告訴他:「養你,幹嘛我不能叫你!」,就這麼停頓間,讓我覺得我的這句話實在太衝,很容易讓彼此對話空間縮小導致衝突。就在這時候,有許多想對孩子說的話,開始在我腦海裡浮現,包括「難道叫你幫忙不行嗎?」、「別囉嗦!叫你去,你就去。」、「不要什麼事都愛斤斤計較行不行!」、「你要我叫別人,那麼你認為應該由誰幫這次忙呢?」……等等。經過相較之後,我選用了其中我認為最會讓孩子的神經系統平緩的話,讓事情繼續發展下去,「你要我叫別人,那麼你認為應該由誰幫這次忙呢?」「你可以叫哥哥幫忙的。」「大兒子ㄚ!弟弟認為你是幫忙倒垃圾的最佳人選,你同意嗎?」「爸爸要你去你就去,幹嘛要叫我呢?」「我想你們先商量一下,到底由誰幫忙,再告訴我好了。」……整件事就這樣獲得圓滿解決。

根據研究語言的專家發現,幾乎很少的親子爭執是不涉及談話的。也就是說,孩子在被父母處罰之前或解決問題時或被干涉當中,父母與孩子間一定會有一段語言的交談過程,至於交談的過程是否和諧?從研究人員所發現的答案是——完全取決於雙方的語言習慣以及雙方對語言的直覺反應行為。簡單地說,就是當人與人交談一開始時,其中一方會隨著另一方的說話而產生的直覺行為,也因為如此,所以整個談話過程自然地出現兩種情形——一種是交談的開始點;另一種則是直覺反應點。比方有位母親的交談開始點是“請先去做功課”,那麼孩子的直覺反應點的回答可能是“等一下”;也可能是“功課早在學校已經寫完了”;或許是“今天沒有功課”;或是……等等。然而事實上,孩子只有回答其中的一句話,此時回答的點,我們稱它直覺反應點;緊跟著母親也依據這句話做出另一個直覺反應點。像這樣輾轉延續幾個反應點之後,便完成一次的交談過程。

我們既然已經知道交談過程會出現的情形,那麼我們就可以好好著手利用它,讓孩子隨著你的話的改變而改變其行為。例如,孩子哭著對你說話,我們這時的直覺反應不說:「請你不要哭了,好不好?」,而說:「我聽不清楚」,可能孩子仍然哭著說話,我們更不能直覺反應說:「再哭,我可不理你喔!」或「我數到三,你再哭我就……」,而應該說:「我還是聽不懂。」。

為什麼親子間會有許多問題困擾著父母呢?或許我們可以在還沒有找到解決辦法之前,就先要求自己去做這樣的想像,假設每一件親子間問題的處理,雙方所呈現的言詞都是很容易激怒對方,讓對方咆哮或憤怒,那麼所有的問題將變得更複雜,而所謂的「好辦法」,都將變成無用武之地了;而所有的期待,包括期待孩子獨立、聽話、講道理、尊敬師長、友愛同學、不愛哭、不爭吵、不驕縱、未經同意之前,不拿別人的東西;看見一匹木馬,不會不分青紅皂白一躍而上不肯下來……等等。諸如此類的期待,都將變成遙不可期的事情,或許這就是在考驗我們這些做父母的能耐;或許它在告訴我們的親子間,缺少了什麼潤滑劑似的,否則在我們的親子間怎麼會經常有衝突呢?或許有人已經從中發現,親子間問題的處理,只要涉及談話,首要條件是要讓指責、命令、分析、教誨、諷刺……等等屬於溝通障礙物,永遠消失在對話過程中,藉著語言的正面力量發揮,才有機會讓所有的親子間問題變得融洽。尤其是隨著孩子年歲的成長,可能出現的許多偶發性偏差行為,也會由於我們對語言與行為關係有所認識,才知道該怎樣去進行一一化解。否則就算自己擁有許多正確教育觀點,也可能會遭遇到滯礙難行的時候。至於身為父母者是以那一種方式利用語言;或被語言利用,那就要看自己本身處理語言的好壞而定了。

心得分享
以前,我認為教育子女應該是件容易的事。其實不然,因為爭吵、傷害、衝突,幾乎每天都會發生在我的家庭裡。為求改善,不得不聽聽專家意見;然而情況似乎仍未改善,我因此有一種無力感,真希望有一個人能接替我的職責。
經過一段長期思考、探索,才知道自己曾經是多麼愚蠢——為什麼我要讓無效方式一再重複呢?記得當時,我經常會為一些事規定孩子該怎麼做,甚至威脅利誘、打罵指責。但是在前兩年,看到孩子自私自利、強詞奪理、目無尊長等行為時,才覺得事態嚴重,令我必須徹底承認自己的失敗並斷然做出這樣的抉擇——1. 讓指責、命令、分析、教誨、諷刺等障礙物,永遠消失。2. 讓語言的正面力量發揮作用。
方針確立了,如何做卻是件難事;不過我深信「語言」有一股令人難以解釋的絕對力量。為了達到此一目的;我盡可能選擇有利於溝通過程的言辭。例如,孩子哭著說話,我不說「你為什麼要哭?」,而說「我聽不清楚」,可能孩子仍然哭著說話,我不說「再哭,我可不理你哦!」而說「我還是聽不懂。」;同樣道理,比方孩子突然闖進大人房間,我不說「為什麼進來,不先敲門一下。」而說「有事嗎?」事實上,我也知道還有許多似乎難解的問題,譬如,「我不想讀書了」、「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我沒有讀書細胞」,像這類話往往是最容易起衝突的;而這種結果,似乎都須經一番語言爭辯過程。在發現癥結所在後,我可以這樣發問:「我想先瞭解一下」,在聽了孩子的想法和理由之後,就可以使得類似問題的討論比較具體、和諧了。
實際上,我們還有許多建立親子情感的方式,比方一同郊遊、吃飯、遊戲等,其中可能有很多談話機會,至於談些什麼,顯然無法事先得知,但假設我們讓這些談話嚴重失調的話,其結果就難以想像了。您能說不是嗎?


Copyright 2024, BabyHome  |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