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首頁
相簿
筆記本
日記
留言版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BabyHome 首頁

加安的家
 
位置--> 筆記本育兒教育 育兒文章


 培養孩子尋找自己位置的能力2005-05-12 Page:1/1

讀J. Meyer (2003)年的作品 Kids Talking: Learning relationships and culture with children 頓覺眼睛一亮。讓我覺得開心的不是他的研究方式,而是他在研究中問的問題。事實上他的研究方式在台灣我們已經用之多年,對我而言並不稀奇。但是他在研究中問了好幾個問題,卻是我們忽略的。他的問題是:(1)孩子是如何啟動和維持他想要的同儕關係?(2)當孩子在關係營造的過程中碰到他不想見的狀態時,他會怎麼處理?(3)當孩子和大人互動時,他們會如何彼此相互調適以建立合宜的關係?(4)孩子在營造關係的過程中,他使用的策略如何?他會修正這些策略嗎?他會重構這些策略嗎?

其中第一個問題,我多年前在指導大學部獨立研究的學生論文時思考過。但當時是以Katherine Nelson的script的觀點來看。孩子一進幼稚園時是否發展出了交朋友的「腳本」?而Meyer此時的觀點到不是以structuralism的觀點來難,而是孩子在情境中發展出建立關係的模式或策略。它不是一成不變的認知結構,而是隨時建構的「relationship」。這個relationship可以用communication acts 來完成。我想很多到頭來還是functionalism 和 structuralism 之爭。

曾經自詡探究兒童發展多年,深知Child-Centered的在教學上的意義。在幼教實務現場中也多方批評「將櫃子高度降為和孩子同高」、「與孩子說話時眼睛和孩子平視」並不是「以孩子為中心」的全部。「進入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的說話」才是真正的以孩子為中心。可是,這個原則說來容易,做起來卻很困難。早期,我為了表示對孩子的親切,碰到孩子時我都會趁機問他:「那是什麼?」「那個可以用來做什麼?」可是,通常孩子給我的回應就是一溜煙的跑掉了----我經常納悶,「到底怎麼回事?」後來發覺我太急了,我們並沒有「relationship」可進一步的溝通。

可是,「什麼」叫做「relationship」?好像這一向是教育學者不關心的事。教育學者關心「how」? How to construct a relationship? 對Meyer來說,relationship就有如參與者在「溝通」過程中相互分享的意義,而達成溝通的要件是interaction。Relationship的建構是在共同分享的規範下彼此互動完成。彼此分享的意義形成了彼此建構的社會現實(social reality)。比如說,一進幼稚園孩子跑來說:「你,我要找螃蟹來咬你哦 !」如果你呼應他的角色,共構出他想要的情景,如是你們倆在互動中建構了屬於你們倆的社會現實。在此狀況下,溝通於焉產生。如果你想從自己的觀點說,哼,哪裡有螃蟹?你是在騙我哦!沒有其他先備條件的彼此,可能在溝通上就會產生障礙。而最可能發生的景象就是孩子一溜煙的不見。而互動過程中進一步又重塑了文化。文化在Meyer的定義裡是指,可以解釋我們生活經驗的一套規範或是形式。因此,「溝通」成了Meyer 建構關係的主軸。在此model下,孩子以溝通行動建構關係時是非常動態的。孩子隨時出擊,尋找自己在互動關係中的位置,也隨時接受訊息,調整自己在關係中的位置。

可是,要在溝通過程中進行有效的互動,首先必先在互動過程中建立「安全感」。安全感來自在互動過程中重複的溝通模式。孩子一旦抓住溝通的型態(pattern),其不確定性自然下降,而可期待的目標導引著參與著進行互動。文化則有再一步修正和重構的可能。而溝通過程中逐步建立的關係,也進一步提供安全的情境,更加增進溝通及表露的可能。就像是我來到Santa Barbara,來到Carol或 Yukari的課堂上,由於先前的相互關係,我更加自然的在課堂上發表;而他們也不至於我的加入,而萌生威脅。

溝通中建立文化,溝通中建立關係,那老師該怎麼做?老師要緊的是不要用預設的溝通模式與孩子互動;不要指望孩子很快的理解你的規範,而自然進入溝通情境。就像是以前一位小學一年級的老師說,孩子不懂下課鈴聲有什麼關係?只要上一年級後一下就學會了啊!幹什麼進行幼小銜接呢?如果我們的社會結構或溝通情境只等著孩子,尤其是年幼的孩子,來適應,來fit in,但不知老師的專業何在?在現在多樣的社會中,孩子的個別差異大,孩子也不如以往說一是一,說二是二。如何與之建立關係,尤其是與之在溝通的情境中建立關係,恐怕是作為老師的我們要進一步深思的地方。


Copyright 2024, BabyHome  |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