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魅力寶寶 會員登入

 

 
位置--> 筆記本育兒錦囊

 給寶寶20 個愛的鼓勵2004-12-06 Page:1/1

文/龔威銘
諮詢對象/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吳佑佑醫師
台中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系李桂蘭副教授

給寶寶20 個愛的鼓勵
孩子需要的絕不是華麗的禮物或漂亮的衣服,而是充滿歡樂與愛的精神生活,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做父母的除了瞭解孩子受挫的原因外,鼓勵孩子重新站起來,面對事情也是很重要的喔!
以下我們提供20 種絕妙好招,父母可用這些方法來鼓勵您的孩子,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看您與孩子之間的互動與孩子的特質,隨時做調整,讓孩子在愛與鼓勵的環境中開心的成長o
1. 滿足基本需求最重要
對嬰幼兒而言,滿足他基本的需求是最重要的o在嬰幼兒時期,給予寶寶持續穩定的愛(身心需求的滿足),有助於發展良好的親子關係o生理的需求如哭鬧'尿尿'便便或餓肚子等,只要馬上處理,就可讓寶寶立即獲得滿足o心理的需求則需要耗費時間,如情感的滿足,年紀愈小,愈依賴大人且時間密集,或者當寶寶遇到挫折時,父母能夠為他即時處理,這樣的行為寶寶會解讀為「你在乎」o
2. 給個抱抱
當孩子需要擁抱時,記得要隨時張開雙臂,全心全意將孩子摟在臂膀中o想要抱抱,是尋求安全感的慰藉,藉由和父母親身體的接觸﹐享受與父母肌膚相親的親密感受。如同戀人間的擁抱﹐擁抱之間交流的不僅是溫度﹐更重要的是無形的情感交流﹐這種「接近」的感覺是無可比擬的。
3. 大聲說:「我愛你」
愛,是需要時間培養和行動力表現,才能深刻的體驗。每個人都喜歡聽「I love you!」﹐雖說只是簡短的3個字﹐其威力無窮。愛﹐讓人充滿希望與勇氣,讓人趕勇往直前。想讓小小孩直接明白父母的愛,最好且最快的方式就是大聲說出來,年輕的父母可別搞那套「愛在心裡口難開」,不說出來,孩子怎麼知道你的愛呢。
4. 來吧!寶貝,啾∼一下
Kiss 是種接納對方的一種行為,如社交上的面頰親吻,但也是愛的表現方式之一。Kiss可以在額頭、脖子,甚至寶寶的肚子上。和小孩玩Kiss遊戲,若配合嘖、嘖的聲音﹐常常會逗著他們咯咯笑﹐親肚子時用「噗∼」的方式﹐更會樂不可支。入睡前來個晚安吻﹐可安撫孩子的心情﹐還可讓親子關係更融洽。
5. 撫摸頭頭
用大手搔撥孩子的頭髮﹐是帶點寵溺的行為。通常這種單純的肢體行動會伴隨語言一同出現,如爸比用大手揉小小孩的頭頂說:「Good job!」。當孩子情緒沮喪時,揉揉頭髮還帶有安慰的意義,「有時無聲勝有聲」運用這種鼓舞的方式,孩子也能深刻感覺得到 。
6. 史上最甜美的微笑
與寶寶接觸時,單單只是微笑以對,就能讓寶寶快樂。當寶寶學習走路時,父母要記得用「微笑」鼓勵他勇敢地踏出第一步。若摔疼了,給他安撫呵護;跌倒了,讓他靠自己站起來,或是伸出援手讓他爬起來。「未跌先扶」是非常不好的教育方式,對於孩子過度保護,不利於培養他堅強的心智。
7. 爸媽地床邊故事
李副教授建議父母可選擇溫馨、優美、幻想豐富地床邊故事唸給孩子聽,讓寶寶感覺溫暖與愛,藉由床邊故事可以增強寶寶創造性與多樣化思考,在寶寶快要睡著時可利用庫頁暗示法,進入潛意識,改變孩子的某些行為,例如說:「媽媽相信寶寶的膀胱是很健康的,所以寶寶不會再尿床了!」藉由心理影響生理,解決尿床的問題。
除了唸故事外,也可以播放音樂,或兩者同時進行。但若是播放唸故事地錄音帶,成效則差強人意,比不上真人版的絕佳效果。故事千萬不要選擇恐怖或偉人傳,前者讓寶寶多了做惡夢的題材,後者讓孩子有著莫大的壓力,畢竟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平凡人。
8. 鼓勵和讚美永遠不嫌多
從寶寶出生後,父母就要懂得稱讚孩子。當孩子喝完奶、打隔時,媽媽就要說:「好棒」;尿尿了,幫寶寶擦拭小屁屁時,可說:「擦乾屁屁,寶寶會覺得很舒服喔!」;寶寶懂得對人說「謝謝」,也是值得鼓勵的。行為和讚美有著「循環」的因果關係,只要孩子做對事,即時給予讚美,孩子持續這樣的行為,起初是為了博得大人的喜愛而做,但經過長時間後,這種好的行為、舉止會內化為他的一部份,自然流露的舉止。
9. 鼓掌、拍拍手
掌聲是正向的肢體語言,當孩子表現良好時,適時給予掌聲,並配合稱讚的話語,如「寶寶有進步喔!」、「做得好」等等,讓他會有受到肯定或大人認同的感覺。在鼓勵他的同時,也不忘教導,讓他也懂得適時給予別人鼓勵也是很重要的。
10.擁有神奇魔法的貼紙
對小小孩而言,貼紙可說是魅力無窮,是父母絕佳的法寶之一。當他表現良好時,給一張貼紙。父母可跟小小孩約定集滿N張貼紙,如由他決定週末午餐吃什麼,但千萬不要經常用物質的東西來獎勵。
11.頒發好寶寶獎狀
物質的東西最好不要成為常態的鼓勵品,最忌諱以錢來做獎品。像糖果之類的東西,不要輕易地當獎賞送出,應該選擇在特別的日子或時刻送糖果,才能彰顯成效。平日可用社會增強物來引導孩子的行為,如白板、計分板做紀錄,當寶寶表現良好,就貼上一個笑臉或蘋果等。等寶寶集滿N張笑臉後,可換發一張獎狀或者讓他決定週末吃什麼、買什麼文具(必需品為佳)。
12.專心聽小小孩講話
當孩子和大人交談時,千萬不要因為他是小小孩,便心有旁騖處理其他事情,不重視他的發言。專心聽他講話,也是對「人」的尊重,從他的言談中,可以瞭解他在想甚麼、喜歡或討厭甚麼、最近有什麼好玩的.....也許很瑣碎、沒有章法邏輯,但這卻表示著小小孩願意和你分享他的世界、他的生活。
13.短短五分鐘的親子對談
親子時間要求(1)時機;(2)重質不重量,所以時間不用太長,但要求全員用心參與。當孩子還小時,父母是他的所有,自然會唧唧呱呱和你分享一切,但孩子長大了,也有自己的生活圈,不再依附著父母。若父母想保有如同孩子幼年時那種親密的關係,要主動出擊,不要等孩子來找你,要主動找孩子談話,拉近距離,分享親密的關係是很美好的。
14.吃頓開心豐盛的餐點
吃頓溫馨的早餐會讓人擁有幸福的感覺。許多家長常常提及為孩子付出了多少,卻不肯提早半小時為孩子準備豐盛的早餐。因為經過一夜漫長的時間,身體的血糖降低,補充營養,才能恢復活力。若空腹上學,不但對寶寶的健康不佳,還會影響他的情緒與學習表現,寶寶容易感覺沮喪、提不起勁、皺眉,學習吸收的效果也較差。
15.成為孩子的避風港
Be there whenever he needs you. 父母要當溫暖的港口,讓孩子受挫時有療傷的地方。因為知道只要有需要時,父母就會在身旁支持,這樣的孩子比較勇於嘗試新事物,也比較不怕面對挫折。孩子雖小,也會有負面的情緒,爸媽可以當個好聽眾,對於他生氣、不開心的原因,不責罵也不能取笑。小小孩的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所以等他情緒平穩下來,就不需擔心了。
16.降低分離焦慮
讓孩子明確知道父母對他的愛,有助於降低分離焦慮。每天多留5分鐘牽著他的小手上學或去保母家﹔抵達後﹐將寶寶的手交給老師或保母,讓寶寶對老師或保母產生信任感;在離開時,蹲下來和孩子說再見。久了,孩子便知道時間到了,爸媽就會來接他回家,並非被遺棄。
17.愛與管教並行
所謂「好的父母」應該是愛與管教同時合並施行,處罰也是愛的表現。愛是沒有條件的,要全盤接受,不因孩子的性別、聰明才智、和外表而有所不同。正確的教育方式,是要耐心的教導,遇到錯誤一定要糾正。鼓勵是為了引發孩子重覆好的行為,糾正是為停止壞行為。
18.和寶寶一起玩耍
和寶寶一起玩耍,也是獎勵的一種方式,但玩什麼好呢?玩具要買益智型的種類,在玩遊戲的同時,也能幫助寶寶腦部或健康發展。其實也可利用日常用品當玩具,如扣子或汽水瓶蓋等,可以用來教小朋友數學、學習如何分類的概念。
19.老大換人當
2∼3歲的孩子是個小大人,凡事都有自己的想法、意見﹐若是大人詢問:「好不好?」或「要不要?」,得到的答案都是「不好」、「不要」,小小孩習慣以「否定」來肯定自己的存在。在日常生活中,儲了特定的價值觀或事情需要堅持、不能妥協外,有些小事為何不放手讓他自己做決定呢?如玩哪個玩具、聽什麼音樂、穿什麼鞋子等,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學會靠自己判斷、決定事情,從中也能獲得成就感。
20.同理心
大人要試著以同理心瞭解小小孩的心理與想法。當他怕黑﹐要知道為什麼怕;當他與其他小朋友吵架時,要知道理由是什麼。大人花個三∼五分鐘,耐心地引導、瞭解事情源由,許多問題就可迎刃而解,如同二∼三歲的小孩而言,東西是沒有你我之分的,只要拿在手上就是他的,與其和他講道理,倒不如拿東西和他交換,很快便能轉移他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