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ry's Eden 會員登入

 

 
位置--> 筆記本Jumbo媽咪跟大家分享的資訊

 瞭解幼兒的反抗性行為2005-07-29 Page:1/1

對幼兒此期的人格特點了解後,您就知道此期您的幼兒出了什麼怪招。

對必須做的事,不要讓孩子選擇,直接了當的以肯定的語氣告訴他,反抗之行為會減少.(否則,往後孩子的話語中會出現很多否定句,甚至反抗你的話語。)

兩至三歲的孩子,可由一個不講道理,不可理喻的頑皮鬼轉而變成守規則的小天使。漸而成為社會較能接受之人格。大人需要有心理準備,有反抗行為常是要進入自主期而形成的。

可以找個幼兒喜歡的娃娃,在日常生活中納入家中的一員。孩子會觀察大人如何對待它,進而模仿大人的待人相處之道。偶而小孩會替娃娃講話,大人不要忽略掉了,這可能是孩子想要講的話,也就是小孩心中的想法。

情緒發洩是必須的,如同水桶的水太滿就會溢出一樣。讓他宣洩一下吧!不要像洪水一樣,爆發(大哭大鬧),甚至傷害到自己。(有的幼兒會咬自己的手或咬他人)
分配一些家事給孩子做。當然是採取簡單,又不會帶給大人麻煩的事務。

如幼兒出現攻擊行為,要事先提醒他並立即改變其行為.如捉住攻擊的肢體並抱住他。如有咬人現象,不要一下子扯開,否則易受傷,可捏住咬人的人其鼻子,即可解除。個性內向的孩子不習慣攻擊性的衝突,大人須適時教導與控制現場,保護孩子。

孩子的生活作息須彈性化及規律性,一旦孩子無法適應或是變更,常會有大哭大鬧等反抗性的行為表現.如孩子累了,餓了,違反了他的原意,挫折感增加......等。
當然孩子也會無原無故的大哭大鬧,讓父母束手無策(只要是在孩子日常生活規律性的常態下作息,大哭大鬧機率總是很少的)。

如果哭鬧到大人很難保持冷靜,不如大人離開現場,讓另外的大人來處理。
如果無其他人可替代,小孩子又是無理取鬧,就讓他哭一下子,也無妨。不要動手打孩子或口出粗話。
如一再哭鬧,轉移注意力,或離開現場,讓他發洩一下,慢慢地他會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偶而幼兒大哭大鬧是要引起大人的注意)

在平時,如決定要去鄰居家走動,或是親戚家中拜訪,會事先告訴他,要去那裡,會遇到什麼人,要如何打招呼.給孩子心理準備,等於給我們心理準備,不會因為陌生,造成孩子的敏感而產生反抗的行為。

有人要過來我們家中時,要事先介紹是什麼人,玩具要借給別的小朋友玩,並說不客氣,然後再說自己好棒,好乖.

在家中常說”請””謝謝””對不起”..............等應對之類的話語.多與孩子互動,小孩會學更多字彙與句子.有時會知道分享。

小孩的行為會互相模仿,哭鬧的方式也會似曾相識.有些行為方式不好的,大人須予以篩檢。

當然大人仍須立即在小孩稍平靜下來時,教導他。
要讓他知道哭鬧是沒有用的,要用說的,會聽他說,且大人的態度需堅定。
如因孩子大哭大鬧而屈服,以後孩子會食髓知味,重蹈覆轍。

當然,孩子在氣頭上說的話,行為,不要太在意。
事後可向孩子更正.大人很生氣,也讓幼兒知道,更要讓幼兒知道雖然生氣,但大人仍很愛他的。

大人的立場要站穩,弄清楚什麼原因造成小孩子哭鬧如生活改變,挫折,生病,.......,再決定如何處理。

平時隨時隨地褒獎孩子,好事要一次一次的提醒,並要有耐心。(不因事小而不為.....)身教重於言教。

做不到的事不要要求孩子做。小孩有他的個別性,不要與他人做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