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首頁
相簿
筆記本
日記
留言版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BabyHome 首頁

阿硯&阿淯的窩
 
位置--> 筆記本fb社團文件--母乳娃娃考考妳 台灣母乳學會會訊

 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會訊第一期轉載2011-04-05 Page:1/1

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會訊---九十七年第一期

【哺乳醫學新知】 【研討會紀要】 【國際會議報告】 【新聞稿】 【臨床實務園地】 【活動預告】

【哺乳醫學新知】

☉Effect of preterm birth and antenatal corticosteroid treatment on Lactogenesis II

新光吳火獅記念醫院小兒部 林姃慧醫師 摘要

文獻出處:Pediatrics 2008 ; 121; e 92-100

作者:JJ Henderson, PE Hartmann, et al

題目:早產及產前類固醇治療對婦女乳汁生成第二期(Lactogenesis )的影響

前言:產後乳汁開始大量分泌,稱為乳汁生成第二期(意即母親的奶水“來”了),足月兒的母親通常開始於產後48小時內。此時乳汁中的乳糖及citrate值亦會快速上升,這篇澳洲的研究,探討早產的程度及產前使用類固醇對於產後乳汁生成第二期何時發生的影響。若(乳汁生成第二期)開始的時間延遲,(意即產後數天,母親的奶水都沒有來)對於後續的母乳哺育是否能成功有非常不好的影響。早產的婦女通常因為壓力、母親本身的疾病、剖腹產、產前使用藥物治療等原因而經常有此困擾。少數的動物實驗發現產前使用類固醇可以增加產後泌乳量。

方法:作者收集妊娠週數<34週,且接受過產前類固醇(Betamethasone)治療的婦女。在產後第1天至第10天,參加者收集並測量在24小時內擠出的乳汁量及分析乳汁中的乳糖值及citrate值,以了解乳汁生成第二期何時開始。所有的婦女都接受一劑肌肉注射的Betamethasone劑量為11.4mg,24小時之後再接受一劑。嬰兒無法直接吸奶的母親才納入研究。鼓勵母親一天至少擠6次奶,紀綠連續24小時擠出的量,並測量乳汁中乳糖及citrate值。

結果與討論:結果有50位婦女完成研究,她們平均在妊娠31週時生產(24.2∼33.7週),嬰兒的平均體重1465公克(640∼2580公克)。母親奶水何時來及奶量主要受到早產程度(生產時的妊娠週數)的影響,妊娠28∼33週間生產的婦女,乳汁大量分泌大都在產後第3天。但妊娠週數<28週的婦女,至少要在產後第4天或更久;且持續擠出的奶量也較少,造成哺乳不易成功或持續。乳汁分泌量也和產後日數有相關,乳汁分泌量在生產後1到7天會與日俱增。擠奶的次數和乳汁量也呈正相關,並不受到早產程度影響。意即不管妊娠週數為何,1天擠奶≧6次的婦女,乳汁量明顯大於擠奶次數<6次的婦女。母親有強烈的動機也有正相關,計劃餵母奶6個月以上的媽媽在產後前三天擠出的奶量大於沒有計劃的媽媽。產前類固醇治療對早產程度較輕的婦女(28-34週)在泌乳上也有正相關,妊娠28至34週的婦女,若在接受類固醇治療後很快(0∼2天)生產,其乳汁分泌量遠大於治療後3∼9天才生產的婦女。但極度早產(妊娠週數小於28週)的婦女則無此差別。另外,作者由42位產婦收集到324份乳汁樣本,平均乳糖值:156.8±36.217mM,citrate值:3.458±1.442 mM,隨著妊娠週數增加,乳汁中的乳糖值也呈有意義的增加;citrate值則否。類固醇的治療則不改變乳汁中的乳糖及citrate值的含量。

☉Does maternal diet, breastfeeding and the timing of the introduction of solid diet impact upon the development of atopic disease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慈濟技術學院護理系講師王淑芳摘要

原文出處:Pediatrics: 121; 183-91

作者:Greer FR, Sicherer SH, Burks AW

題目:母親飲食、母乳哺育及開始給予副食品的時機是否與嬰幼兒過敏性疾病的發生有關嗎?

內容摘要:

  由於近年來過敏性疾病的發生情形日漸攀升,對於調整嬰兒生命早期的飲食可以延緩或避免過敏的發生的想法甚囂塵上,美國小兒科醫學會於是針對嬰兒早期過敏性疾病發生與營養選擇的相關性進行系統性文獻整理,包括;異位性皮膚炎、氣喘與食物過敏的發生與嬰兒早期、母親孕期及授乳期飲食的相關性。結果指出:母親懷孕與授乳期飲食,以及嬰兒第一年的營養選擇方式可能影響生命早期遺傳過敏症的發生。這個結論改變了原先美國小兒科醫學會針對過敏性疾病的實務建議;也就是強調使用低過敏嬰兒配方奶及飲食控制可以預防遺傳過敏症的發生。根據這篇系統文獻回顧顯示,飲食控制對預防或延緩過遺傳過敏症的效果僅限於近親(係指父母或手足)有過敏疾病的高危險性嬰兒;此外,對於孕期及授乳期母親飲食控制是否可以在這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也是缺乏足夠的研究支持。

研究顯示與餵食全牛奶蛋白配方奶的嬰兒相比較,持續母乳哺育四個月以上可以預防或是延緩兒童早期異位性皮膚炎、牛奶過敏及哮喘的發生。對於有高危險性發生遺傳過敏症,但卻無法完全母乳哺餵四到六個月的嬰兒而言,最近的研究指出使用水解配方奶可能比全牛奶蛋白配方奶更可以預防或是延緩嬰兒遺傳過敏症的發生,尤其是異位性皮膚炎。然而,不同廠牌的水解蛋白配方奶不一定能表現相同的預防效果。至於延後四到六個月的副食品添加時機可以預防遺傳過敏症的發生,則仍然缺乏有力的證據支持。總結來說,四到六個月後的任何形式飲食調整是否可以預防遺傳過敏症的發生,目前仍然是缺乏足夠的研究證據支持。

New WHO Growth Charts From Birth to 2 Years – results of a field test in Canada敏盛綜合醫院經國總院副院長周怡宏醫師摘要

文獻出處:

作者:Nash A, Secker D, Corey M, et al

內容摘要:WHO 在2004年公佈了一個新的生長曲線表,目的在於描述在理想餵養環境下(指的是純 母乳哺餵),嬰幼兒的生長情形。加拿大的研究學者希望在引進此一新量表之前,先就現況進行一項先驅試驗,而且新生長曲線表的使用可能會對於生長追蹤的個案數造成一些衝擊影響。研究者除了希望了解在運用新的生長曲線表下,有多高的比例呈現生長表現不適當,也希望能夠比較WHO生長曲線表以及CDC生長曲線表之間的差別。此一研究共有547位年齡在兩歲以下的嬰兒加入為受試者。結果顯示WHO生長曲線表測量出較高比例的孩子有過重/肥胖情形(21.0% vs 16.6%),並且也顯示出有較少的孩子有偏瘦的情形(18.6% vs 23.0%)。由以上報告得知,運用此一新式WHO生長曲線表於三級醫療照護中心時,被篩檢的孩子中生長類別的比例有不同的呈現,例如生長低下的比例減少了4.4%,而生長偏高卻也增加了4.4%。

⊿Top

【研討會紀要 】

  學會本年3月1、2日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舉行“產後及新生兒病房之母乳哺育”研討會;邀請現任世界衛生組織(WHO)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哺乳實務和政策課程主任藍珊卓(Sandra Lang)女士主講。珊卓專精於早產兒、病兒和極小嬰兒的母乳餵食。珊卓曾在2000年協助WHO孕期安全部門(Making Pregnancy Safe Department)制定新生兒照護要點(Essential Newborn Care);在過去的6年教學足跡遍及蒙古、伊拉克、約旦、肯亞、孟加拉和菲律賓等地。著作-Breastfeeding Special Care Babies一書,更被新生兒加護單位視為推廣母乳哺育的聖經。

   本次課程包括:1.待產與生產措施如何影響成功哺乳、2.足月新生兒如何開始母乳哺育、3.哺乳的解剖及生理學、4.新生兒病房中如何開始母乳哺育、5.袋鼠式母親照護,6.擠乳、7.再度泌乳、8.嬰兒餵食的替代方法、9.哺乳姿勢等九個主題。

   從事推廣母乳哺育的人士都知道產前要讓所有孕婦了解哺餵母乳的優點,也知道產後立刻肌膚接觸是成功哺育的基礎。在待產與生產措施如何影響成功哺乳一節中,Sandra告訴我們這兩者中間還需要一條橋,就是一個能提供孕婦一個不受干擾、沒有壓力的生產環境,因為壓力會使腎上腺素不斷分泌而抑制產後乳汁的分泌。一個以病人為中心的友善環境、一個正確的生產姿勢、沒有會陰切開和止痛藥、不要任何與醫學考量無關的剖腹產、也不會在整個待產過程中,只有孕婦飢腸轆轆!這樣的生產環境,孕婦的壓力才會降到最低,哺餵母乳的路才會更暢順。

   我們是否還記憶猶新-胎兒完全娩出後在那裡?為什麽如此急迫的將母嬰分離?在以前的哺乳課程,我們已了解延後種種新生兒處置,並不會增加任何風險!Sandra在第二節足月新生兒如何開始母乳哺育更明白地告訴大家,不論經產道或剖腹產、產後將新生兒立即放在母親懐中,延續母子的緊密接觸,是成功哺乳的樞紐。一切(擦乾、保暖、斷臍、手圈)都可以在母親懷中進行;因為所有成功的第一次(肌膚接觸、吸吮哺餵、初乳)都在慰藉著經歷千辛萬苦的母親和嬰兒!

還記得95年底 Karolyn的課嗎?在哺乳的解剖及生理學這一節,Sandra更詳細的說明懷孕後乳房及泌乳相關賀爾蒙的變化。她再次提醒大家-泌乳竇並不存在、她也說明懷孕時雌性激素會刺激乳管的生長,黃體素即刺激乳泡生長,但兩者同時抑制乳汁的分泌。產後沒有這兩種賀爾蒙的影響,因此乳汁涓涓而流。催產素不單只啟動噴乳反射,還會進入腦部促進母性行為 (maternal behavior);而肌膚接觸會增加催產素的分泌。最後她也再次強調,乳汁沒排空會使泌乳回饋抑制物 (feedback inhibitor o lactation) 增加,而導至乳汁製造量下降。

   經過多年的學習,大家對足月的健康新生兒哺餵母乳已經信心滿滿;但對早產兒及有特殊問題的足月新生兒又如何?在新生兒病房中如何開始母乳哺育一節中,Sandra打破保温箱的隔閡,觸摩嬰兒的手,不再只有「例行工作」,而是父母愛心滿滿的撫慰!保温箱的隔閡沒有了,但孩子還是孤單地躺在內!Sandra強調「袋鼠式母親照護」是最佳的選擇。

如果大家了解前述課程,而且經驗豐富;如果產婦在充份的準備下有成功的第一小時,大多數不需要擠乳。但一個推廣母乳哺育的專業人員,您要知道在漲奶導至不適、寶寶含乳需要協助、要準備不時之需或母親生病暫時不能親自哺餵等等情況時,您可以教導媽媽正確的擠乳技巧。

   大家都希望了解「再度泌乳」,因為我們都信誓旦旦支持和維護持續哺乳!我們要分析原因,了解再度泌乳的生理變化,有些時候會想借助藥物。但 Sandra 強調有好的生產過程、即時的產後肌膚接觸、適時的介入維持泌乳,奶水不會中斷,再度泌乳根本不是問題。

如果媽媽無法親自哺乳或嬰兒有可能影響吸吮的狀况,大家都會教媽媽「杯餵」的技巧;因為除了直接哺餵,只有杯餵及手擠奶是嬰兒主導式的餵食。但嬰兒餵食的替代方法一節課,Sandra 指出使用有斜角嘴緣的杯子會干擾嬰兒的正常吸吮,不可不慎!至於指餵,只是用來鑑估嬰兒的吞嚥功能。

還記得Sandra邀請學員上台臺展視各種哺乳姿勢嗎?最後一個主題「哺乳姿勢」Sandra 一一說明各種姿勢的適用情況,確實令人耳目一新!

   Sandra帶給我們只有一天半的課程,但內容豐富,確是多年臨床工作精華!太多的資訊,只有實際應用,才不會忘記。願大家一起為「對的事」努力!

☉Sandra的期待台北護理學院護理助產所教授郭素珍老師

  Sandra來台灣一個多星期,在高雄主講兩天的研習會,在台北主講一天的研習會,到五家醫院進行床邊教學與演講,拜會王秀洪副署長,陪同的有國際合作處、食品衛生處及國民健康局的婦幼及優生保健組的組長與科長等,經由與許多伙伴們的互動、觀察,她提出了四項建議,值得我們在母乳哺育推動上去省思,對未來需要努力的方向提供著力點。

我認為你們政府需要與哺乳行動世界聯盟(The World Alliance for Breastfeeding Action, WABA) 及國際嬰兒餵食行動網絡(The International Baby Food Action Network, IBFAN) 接觸,多了解有關國際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的規定,了解國際間的建議---國際勞工組織對哺乳和婦女工作權利的主張。也需要邀請來自IBFAN的人來臺灣指導或薦送政府方面有法律專長者到馬來西亞的檳城(Penang)學習有關國際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的課程。
我建議利用政府目前對推廣哺乳的注重,鼓勵他們依循WHO/UNICEF的全球嬰幼兒哺乳策略,這是一個多面向促進母乳哺育的方式。2005年的目標是修正依諾森蒂宣言,特別是最前面的四個目標是好的開始,可以應用在全國性的推廣母乳哺育,在英國雖然於1990年的依諾森蒂宣言之前就有許多全國性促進母乳哺育活動,直到母嬰親善醫院的推廣,才真正的使哺乳率提昇並且很嚴肅的來看國際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
你們應該組織一個多領域的哺乳推動小組來與政府密切合作,訂立行動計畫,所以你們可以更清楚有那些必須做的,並設定要達成的目標。我認為你們需要增加訓練者的能力,這些訓練者不只對母乳有豐富的知識而且要對臨床的實際協助哺乳的能力也要精進,這樣他可以訓練你們的醫療專業人員。
即使是英國的母嬰親善醫院推動經驗都仍有其侷限,例如台灣對醫療人員的訓練是依照成功哺乳十大措施的第二項措施在進行,目前專注在指導母親如何泌乳與用手擠奶,以及營造社區支持團體管道等方面,相對的,對於國際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之規範與落實就顯的薄弱,然而這個部分確是影響持續母乳哺育的重要關鍵。
國際守則

「國際守則」是推廣母乳哺餵的規範,任何一個國家都可參照使用;但各國政府可以自行訂定監測的懲罰和方法。包括英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有IBFAN組織;IBFAN成員負責向政府或當地IBFAN組織回報違反國際守則的各種事件。一個國家可自行決定是否要將國際守則納入法條內。

其中一個主要的干擾是來自配方奶或嬰食品的製造商,他們試圖遊說政府對即將立法的條文鬆綁,從而對國際守則鬆綁。因此有部份國家沒有將國際守則納入法條內,因為一旦國際守則納入法條內卻無約束力,配方奶公司會事無忌憚的推銷配方奶。執行國際守則成效卓著的國家,除了本身的守則遠比國際守則嚴格外;政府還有專人負責追踪違法事件和對強制執行對違法事件處分。像挪威與瑞典等政府本身決定成為母乳哺育國家的國家,她們發現:配方奶公司不能到醫院拜訪和不可以在電視播放廣告,以及醫療保健人員都接受支持母乳哺育的訓練和熟悉國際守則時,可更有效推廣國際守則。

⊿Top

【國際會議報】

☉ENN國際會議後記台中榮民總醫院新生兒科主任陳昭惠醫師

行動宣誓-改善緊急狀況下嬰幼兒餵養的步驟

2008年三月十至十三日,來自十六個國家,102位參加者在印尼峇里島舉行會議。

所有參加者同意:

  在緊急狀況下嬰幼兒餵養的保護、鼓勵及支持是不夠的。在緊急狀況下不適當的使用母乳代用品(通常是來自未經請求的捐贈),讓嬰幼兒的生命陷入危險。在所有緊急狀況下,創造一個保護的環境,並且提供哺乳婦女以及嬰幼兒的照顧者有技巧的協助是救命的處置。同樣的,未能哺乳的嬰兒需要適當的照顧以及追蹤,以減少他們因為人工餵養可能得到的嚴重危險。

我們身為致力於保護大眾健康以及福祉的參加者以及個人,在此宣誓將盡全力的執行緊急狀況下嬰幼兒餵養的執行指南。

我們特別宣誓:

確認緊急狀況下嬰幼兒餵養被整合至國家的緊急狀況以及嬰幼兒餵養/營養政策中
發展一個有關捐贈的政策,包括要有一個指定單位負責處理未經請求而來的捐贈。
採取行動執行國際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
找出加強緊急狀況下嬰幼兒餵養相關協調工作的方式。
建立醫療及社區工作人員的能力,能經由母乳哺育諮詢以及其他方式支持哺乳母親。
改善能力以及系統以改善副食品的餵養。
改善能力以提供非哺乳嬰兒支持,進而減少人工餵養的危險性。
教育並且建議捐贈者如何最適當地支持在緊急狀況下的嬰幼兒餵養,包括不要捐贈母乳代用品。
鼓勵媒體的參與,改善在媒體上緊急狀況嬰幼兒餵養的表現方式。
紀錄並分享你的國家對緊急狀況的反應以及採取的嬰幼兒餵養介入處置所造成的影響。
在緊急狀況下的評估應該包括嬰幼兒餵養的狀況。
經參加者一致同意 2008年 三月十二日 印尼峇里島

會議摘要

會議名稱:緊急狀況下的嬰幼兒餵食、適當的及時反應 - 區域性的經驗以及挑戰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緊急營養網(ENN)共同主辦

2008年3 月10-13日 印尼峇里島

參加成員:

亞洲區域十六個國家、102個成員(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營養專員、聯合國難民救助委員會、緊急營養網營養專家、各政府衛生署官員、參與緊急救難之民間團體等。)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理事長陳昭惠受邀以民間團體身分參加。

會議核心概念:

危急狀況下很多人以為應該趕快捐贈配方奶來提供嬰幼兒的營養,但是實際的狀況是在危急狀況下,沒有哺乳的嬰兒因為腹瀉住院的機會高出50倍,死亡的機會增加8.5倍。在危急狀況下,安全的替代性餵食常因為缺電缺水而更不容易,捐贈配方奶不僅沒有幫助,還會讓原本哺乳的母親可能因此改成配方奶餵食,更增加嬰兒生病的危險性。

因此包括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嬰兒餵食行動聯盟等團體成立了緊急營養網(Emergency Nutrition Network),提供了緊急狀況下的嬰兒餵食建議指南。希望各國政府、民間團體以及各捐贈者或團體能夠了解在危急狀況下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來保護嬰兒,此內容於網站上可以下載。

緊急狀況下嬰兒餵食指南的重點

適當即時的支持緊急狀況下的嬰兒餵食可以拯救生命
每一個團體應該發展或者是遵循一個緊急狀況下嬰兒餵食的政策,並且廣為宣導及實行。
團體應該確認所有人員都受過緊急狀況下嬰兒餵食的訓練
在實際狀況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是負責緊急狀況下嬰兒餵食的聯合國團體。
嬰幼兒餵食的主要資訊應該被整合至常規地快速評估過程裡
在緊急狀況的早期處理應包括支持母親及嬰幼兒
母乳哺育及嬰幼兒餵食的支持應該被整合至其他對母親嬰幼兒的服務中
可以滿足較大嬰兒及兒童營養需求的食物應該被列入食物配額中
應該避免捐贈免費或低價的母乳代用品
應該拒絕奶瓶及奶嘴的捐贈
任何母乳代用品、奶瓶、奶嘴的捐贈應該由一個單獨設定好的單位負責
接受使用及分發嬰兒配方奶的決定必須通過嚴謹的標準,經由有良好知識的人及相關單位同意。
母乳代用品、其他乳製品、奶瓶及奶嘴,絕不應該被視為一般的食物配額。
母乳代用品及其他乳製品的分發一定經過嚴謹的標準,並且只提供給需要的嬰兒的母親或照顧者
應避免使用奶瓶或奶嘴。
結論以及對台灣相關單位的建議

緊急狀況下嬰幼兒餵養執行指南分作六大項重點,分述如下:

政策

現況:台灣沒有嬰幼兒餵養策略(IYCF),更沒有緊急狀況下的嬰幼兒餵養策略(IFE)。台灣沒有執行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未立法,純粹為道德規範),提供國內外災難援助單位沒有緊急狀況下嬰幼兒餵養策略,可能沒有負責營養(不只是分發食品)的專業單位。

建議:政府所有與緊急災變處理有關單位以及會提供國內外援助的政府及民間單位應了解,緊急狀況下提供人工配方奶及其他母乳代用品對接受國家及人民可能造成的傷害,以及我們可以提供何種協助最有利於緊急狀況下的嬰幼兒餵養。

政府以及各民間團體應有自己的緊急狀況下嬰幼兒餵養政策。
人員訓練

現況:現有相關工作人員對於嬰幼兒餵養的策略的訓練並不完全,尤其是對於哺乳母親實際的諮詢以及協助技巧、副食品的添加以及緊急狀況下的嬰幼兒餵食。

建議:現有的哺乳訓練課程中應該加強對於哺乳母親實際的諮詢以及協助技巧、副食品的添加以及緊急狀況下的嬰幼兒餵食。將嬰幼兒餵養相關資訊納入各醫療專業人員的養成教育中。翻譯緊急營養網有關緊急狀況下嬰幼兒餵食相關之訓練課程內容,讓實際參與緊急救助工作的相關人員接受相關嬰幼兒餵食的教育。
協調

現況:國內現在負責統籌緊急災變處理的最高中心是否有嬰幼兒餵養的負責部門?一旦災變發生時是否有人負責統籌各單位團體間有關嬰幼兒餵養的工作?
緊急狀況評估

現況:國內緊急災變處理之相關評估工具?

建議:不論是政府單位或者是民間團體現有評估工具使用國際通用的工具,以確保和國際組織的相關對話使用相同語言。現有評估工具中應該有相關於嬰幼兒營養之評估。
保護鼓勵以及支持母乳哺育

現況:對一般狀況下的哺乳母親的支持不夠,不論是配方奶不當銷售的規範,醫療以及社區工作人員對於哺乳母親提供的實際協助以及諮詢技巧都明顯不足,職業婦女無法得到工作場所以及嬰兒照顧者的持續的支持….等。

建議:哺乳文化仍待持續的努力。訓練講師,尤其加強哺乳諮詢及實際協助技巧,還有協助婦女再度泌乳的技巧。確認媒體知道在緊急狀況下,對於嬰幼兒餵養的報導應該注意的事項,以免誤導民眾以及捐贈團體。
在緊急狀況下,人工餵養更是危險。
緊急狀況或許會讓婦女因為壓力而使得奶水流出暫時有困難,但是不會影響奶水的製造;婦女不會因為沒有食物而沒有奶水。
經由適當的支持以及協助婦女可以持續哺乳,增加奶水量,甚至再度泌乳。
純哺乳哺育六個月,之後添加適當的副食品可以持續哺乳到兩歲或兩歲以上。
減少人工餵養的危險性

現況:緊急狀況下,未經要求的捐贈配方奶可能未經管理直接到災區,讓本來在哺乳的母親以為必須添加配方奶,而增加不必要的危險。捐贈的配方奶可能沒有中文或當地哺乳婦女看得懂的說明,可能即將過期,可能沒有乾淨的水及容器,也會增加需要使用配方奶嬰兒的危險性。

   建議:政府及所有民間團體應該有緊急狀況下捐贈配方奶的使用政策。

政府以及民間團體除了要避免捐贈配方奶之外,更可捐贈經費給相關訓練或者已經經過哺乳資訊訓練課程的工作人員到災區實際協助哺乳的母親,提供適當的心理協助減輕壓力,或者提供協助仍在混餵的母親可以轉為純哺餵母乳,甚至再度泌乳。對於需要使用人工餵養者,提供個別且專業的協助以及支持。
⊿Top

【新聞稿】

☉愛心誤用危害嬰幼兒健康,災變狀況請勿捐贈嬰幼兒配方奶

   亞洲地區,尤其是東南亞地區天災人禍不斷,對嬰幼兒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脅。在危急狀況下很多人以為應該趕快捐贈嬰兒配方奶,以提供嬰幼兒需要的營養;但是實際危急狀況下,安全的人工餵養常因為缺電缺水而不容易,捐贈配方奶不僅沒有幫助,還會讓原本哺乳的母親可能因此改成配方奶餵養,更增加嬰幼兒生病的危險性。

2008年3 月10-13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以及國際緊急營養網(ENN)於印尼峇里島共同主辦國際研討會,討論亞洲地區緊急狀況下的嬰幼兒餵養,如何提供適當的及時反應。總共有來自亞洲區域十六個國家、102個成員(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營養專員、聯合國難民救助委員會、緊急營養網營養專家、各政府衛生署官員、參與緊急救難之民間團體等。)參加,台灣由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理事長陳昭惠代表參加。

   會中與會人員報告各國災變後嬰幼兒餵養的狀況。2006年五月二十七日印尼Jogjakarta以及Central Java發生5.9級的大地震之後,由於沒有緊急狀況下嬰幼兒餵養的政策以及執行策略,大量的母乳代用品、奶粉以及市售的副食品被捐贈至該區。五分之四兩歲以下的幼童接受到嬰兒配方奶的捐贈。在緊急狀況下所有嬰兒配方奶的使用增加了兩倍(地震後小於六個月嬰兒嬰兒配方奶使用率由27.8%增加至42.6%)。地震後腹瀉疾病增加了四倍(7% 上升至29%),接受母乳代用品捐贈者其腹瀉盛行率加倍(25%,而未接受者為12%)。

因此會後所有參加國家以及人員達到一致的共識,希望各國政府、民間團體以及個別的捐贈者應了解在危急狀況嬰幼兒的生命更顯脆弱,適當即時的支持緊急狀況下的嬰兒餵食可以拯救生命。所有參與救難的人員應受過緊急狀況下嬰兒餵食的訓練。

在緊急狀況下,人工餵養更是危險。應該避免捐贈免費或低價的母乳代用品,包括奶瓶及奶嘴。任何母乳代用品、奶瓶、奶嘴的捐贈應該由一個單獨設定好的單位負責。接受使用及分發嬰兒配方奶的決定必須通過嚴謹的標準,經由有良好知識的人及相關單位同意,並且只提供給需要的嬰兒的母親或照顧者。應避免使用奶瓶或奶嘴,因為在危急狀況下不容易維持奶瓶或奶嘴的清潔。

  緊急狀況或許會讓婦女因為壓力而使得奶水流出暫時有困難,但是不會影響奶水的製造;婦女不會因為沒有食物而沒有奶水。經由適當的支持以及協助婦女可以持續哺乳,增加奶水量,甚至再度泌乳。純哺乳哺育六個月,之後添加適當的副食品可以持續哺乳到兩歲或兩歲以上。有心幫助的團體或人員可以提供經費或人員滿足哺乳婦女的營養需求,提供哺乳婦女完整的諮詢以及實際的協助,對於少數有需要人工餵養的婦女提供個別的指導。

☉世界衛生日- 應對氣候變化,保護人類健康:哺餵母乳可以改變世界!

   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每一年世界衛生組織都會利用這個機會提醒大眾注意對全球衛生有重大意義的問題。這幾年來全球的氣候異變已成為人們最關心的一個重要議題,今年世界衛生日就是以當今的氣候問題作為主題–“應對氣候變化,保護人類健康”。

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影響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亟劇,無論是生活在繁華都市、海邊小鎮或是偏遠鄉村,氣候變化都威脅著你我的健康和福祉。氣候變化引起的全球暖化嚴重破壞了人類健康生活所必須的基本條件:水、空氣和食物。與氣候相關的傷害和疾病每年奪走超過15萬人的生命,並導致550 萬健康生命年的損失。氣候相關災害每年也使6萬多人喪生。

如果目前的全球暖化趨勢不加以阻止,不斷上升的氣溫和海平面以及極端天氣(熱浪、風暴、洪澇、乾旱、颶風等)會導致嚴重的食物、水和燃料匱乏,很多人會失去家園和生命,也會出現大量的人口遷移、死亡和重大災難。受氣候影響較明顯嚴重疾病,如瘧疾、營養不良和腹瀉,已經造成了每年成百上千萬人死亡,未來很有可能會變得更加嚴重。

減少全球暖化有利於人類健康

現在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就能保護人類健康。我們所有人都能從現在就開始採取各種行動來保護我們自己、我們的家人和最脆弱的環境,使大家不用遭受當前氣候變化所造成的健康威脅,而且我們還可以採取很多行動來防止未來的健康災難。

事實上,減少全球暖化會有利於人類健康、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通過選擇更好的交通、食物和能源方式,可以減少我們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排放(溫室氣體的排放會導致全球變暖)。

哺育母乳可減少地球資源浪費

母乳是一種天然可再生的資源,這一點常被人們忽視。哺餵母乳可以減少對地球資源的需求,避免產生廢物和污染,進而保護環境。 哺餵母乳是一種獨特的方式 -- 它不會製造污染,母乳是自然產生的,一位母親的自然飲食就能轉變成為專為她寶寶量身訂做的自然食物。這是世界上所有食物製造系統中,能夠最有效利用能源的一種。同時,母乳製造過程是完全不會產生廢物,我們不需要擔心廢物丟棄的問題,母乳也不需要任何包裝和準備。

相對的,人工配方奶和加工嬰兒食品是一種不能再生的產品,並且在它們生產、配銷和使用的每一階段都會對生態造成傷害。人工製造的嬰兒奶粉其製造過程就需要耗費大量的電力,以極高的溫度將奶水轉化成粉末狀。同時嬰兒食品的包裝,以及奶瓶、奶嘴、安撫奶嘴等周邊產品,在使用之後通常成為垃圾被丟棄,這些不能被生物分解的垃圾,不論是透過垃圾掩埋或垃圾焚化,都會再次造成地球的負擔,污染水源或空氣。

因此,一位母親哺餵孩子母乳這樣簡單的行為,就能為下一代的健康、為地球環境提供一份貢獻。世界衛生日在即,我們在此呼籲重視母乳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貢獻,社會大眾應該全力支持哺餵母乳的婦女。哺餵母乳可以改變世界的!

相關網站: 世界衛生日 | 母乳哺餵電子書:自然方式

⊿Top

【臨床實務園地】

親子同室意外報告與檢討-慈濟技術學院護理系講師王淑芳

近日筆者服務的地區發生兩起新生兒窒息事件,當然這是所有專業人員都不願意發生的事情,一件是出院後在家中發生,一件是產後第二天在病房發生;依照UNICEF的建議指標,再次提醒各位專業夥伴有關於執行親子同室的注意事項:

所有的母親應該在懷孕時或是剛生完產即被告知親子同室(床)的優點。(注意:並不是只有餵母奶的媽媽才有權利親子同室,如果醫院僅讓餵母奶的媽媽親子同室,這會讓他們有「被處罰」的感覺。),親子同床的優點:
促使成功地哺乳
使寶寶的情緒安穩
減少感染的機會
執行危險因子的評估,以下為禁止親子同床的情況或是危險因子:
父母任何一方為吸煙者
父母任何一方為酒癮者或正在服用任何會喪失意志的藥物
當父母疲憊到無法對寶寶做反應時
讓寶寶睡在沙發、水床、睡袋或是軟床上
讓寶寶獨自睡在成人的床上
讓寶寶和其他孩童或是寵物一起睡
確保寶寶沒有過熱(overheat)的情形
將羽絨製被縟改成棉製床縟
選擇堅硬、平整及乾淨的床墊
確定寶寶正確地含乳(參考“如何確保寶寶吃到奶水”)
確定環境的安全、寶寶不會掉下床或是被床欄夾到
確定媽媽瞭解緊急呼叫系統的使用
確定醫護人員的評估及紀錄完整
所有醫護人員都應知道哪些個案實施親子同床,並依照監測標準照護個案。
監測標準
分為四類:

第一類持續地監測(constant supervision):當媽媽無法負起照顧嬰兒的責任。

全身麻醉尚未恢復
因為脊髓麻醉導致無法活動
因為藥物而昏睡
因為疾病而影響到意志或是無法做正常之反應,例如:發高燒、大量失血、嚴重高血壓。
過度疲倦導致無法對嬰兒做反應
患有影響空間知覺反應的疾病,例如:多發性硬化症、半身麻痺、眼盲。
非常肥胖(需要對個案做個別性之活動及空間知覺的評估)。
罹患可能會暫時性喪失意志的疾病,例如: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癲癇。
第二類頻繁地監督:當媽媽和寶寶在床上共眠時,應該採頻繁地監督不可以讓兩人獨自相處的時間超過10分鐘以上。

媽媽為吸煙者
寶寶為早產兒或是生病的寶寶
第三類間歇性地監測:當媽媽寶寶有共眠的禁忌情況,而媽媽和寶寶同時在床上時則要間歇性地監測 確保媽媽沒有睡著。

第四類間歇性地監測:餵母乳媽媽並沒有上述之危險因子;但是當媽媽睡著時,應該不定時地監測以確保沒有任何危險。

-高美玲教授中譯,原載於國民健康局母乳充電報第2卷第3期。原文出處

此外,依照這兩起意外發生的情境,作一些母嬰親善醫院推動的概念澄清與臨床實務工作的呼籲:

母嬰親善醫院中「親子同室」之核心概念,強調母嬰不應分開,個別處於產後病房與嬰兒室,嬰兒應留在母親伸手可及的床旁嬰兒車內,至於「親子同室」與「親子同床」並非等號,在排除上述潛在危險因子時,親子同床是改善產後疲憊很好的方式。
母嬰親善醫院認證標準,主要在於評量「親子同室」的比率,而非「親子同床」的比率。
如果母親偏好執行「親子同床」,應該依照UNICEF的建議之監測建議,同時提醒母親及其主要照顧者
與寶寶一起在床上休息時,請將床欄拉起,以防跌落;注意棉被不要覆蓋寶寶臉部,且避免親子蓋同一條棉被。
在媽媽覺得疲累時避免親子同床,餵完奶後建議將寶寶放回嬰兒床上。
若護理人員探視時發現母親獨自一人且處於深睡狀態時,建議主動將寶寶抱至床旁的嬰兒床。
⊿Top

【活動預告】

2008年WABA國際母乳哺育週

  2008年國際母乳哺育週的主題是「支持母親:如同爭取金牌」,今年國際母乳哺育週的目的在於讓更多人了解提供哺乳媽媽支持必要性及價值,傳遞支持哺乳媽媽的最新資訊,並在所有支持系統中,創造可以提供母親支持的理想狀態。

  母親就像奧林匹克運動員一樣需要支持。運動員結合決心和承諾,同時有自於家庭、教練、隊員和政府的支持。哺乳母親也需要類似的支持系統。來自社會所有成員(包括家庭和社會網絡、健康照護系統、工作場所和雇用關係、政聯合和持續的努力就值得獲頒一面金牌。

Journal of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32;145-153


Copyright 2024, BabyHome  |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