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錚』天下 會員登入

 

 
位置--> 筆記本~育兒寶庫~ ~寶寶護理~

★媽咪、拔拔們覺得不錯滴筆記,皆可打包回家!!不過,可別忘了說一下唷!!

 呼吸道照護問題2004-09-23 Page:1/1

學齡前幼兒最讓媽媽們操心的事情,莫過於生病一事,尤其當呼吸道有疾病,引起咳嗽、有痰、呼吸喘快甚至呼吸困難等,更讓媽媽們心疼不已而不知所措。但是,殊不知有許多看似嚴重或者長期性的呼吸症狀,都是隱含未及深思的錯誤觀念,以下我們就要做一些分析。

錯誤觀念一:有痰聲就要拍背排痰?
所謂的呼吸系統包括:鼻腔、喉嚨、氣管及支氣管,還有肺臟,產生痰的位置可以在上述任何一處,多半是由於感染引起,例如病毒感染。當聽到幼兒呼吸聲有痰時,應先自行判斷或請醫師協助了解,究竟有痰位置在上──即喉嚨以上,或在下──即氣管或肺部,若為前者,便不必要給予拍痰,反而需要認真清除鼻腔或喉嚨分泌物才是;當然,若確實有氣管內痰聲,則需要給予規則拍痰。

錯誤觀念二:有沈重鼻音就是感冒了?
尤其在幼兒,特別在一歲以下,常會聽到鼻子有呼嚕聲,像是分泌物在其中隨呼吸穿梭,那便是鼻屎,當然也是痰的一種表現(呼吸道分泌物)。而媽媽們擔心寶寶感冒了,其實多半是多慮的。因為最主要的原因只是累積過多、慢慢乾黏住的鼻分泌物造成以上現象,尤其是沒有發燒、活動力等變化時,更不必擔心,只要養成好習慣,每天固定清潔好鼻內分泌物,便不會有以上情況發生了。
至於什麼情況才是有真正的鼻炎呢?答案是當醫師發現有鼻腔內發炎,即發紅、腫脹,引起分泌物增多的鼻黏膜時,才能下此診斷。

錯誤觀念三:有咳嗽就要吃止咳藥?
對人體而言,咳嗽是一種生理性反射,當呼吸道受到不當外物吸入或浸潤發炎,便將此一訊息上傳至大腦中延髓的咳嗽中椎,就引起激烈的反射運動,目的在於將氣管內異物排除,因此咳嗽時會以猛烈速度,自喉嚨深處把空氣排出,同時一併將異物噴出。
從上述觀點來看,咳嗽是個自我保護機制,對人體是有益的。除了先判別有痰的咳或無痰的咳之間的差別外(前者應增加水份攝取,以及考慮是否使用化痰藥物),另外也要考慮乾咳是否引起生活上不適,如不能入睡、吃了便咳或嘔吐,才需考慮用適當止咳藥物。此類藥物有麻醉性與非麻醉性兩類,因此必需與醫師仔細諮詢後,才能放心用藥。

錯誤觀念四:吃化痰藥需吃到沒痰為止?
人體在對抗病毒或細菌入侵呼吸道時,會因發炎反應產生分泌物,加上剝落的上皮以及死亡的病源體等,造成痰液。當感染數日後,體內免疫系統可以主控情況而未惡化時,便會由各種免疫細胞,尤其是遊走在上皮黏膜間的吞噬細胞,負責清除痰液的工作。
因此,有痰時以多攝取液體、將痰軟化為首要之務;至於化痰藥,則只在當醫師覺得痰黏稠度高且多時,才需在急性期的前數天內使用,並非一直用到無痰為止。媽媽們應相信,寶寶體內本即有一位清道夫在執行勤務,只要將環境因素(包括水份攝取、溫濕度等)做適當調整便可以,身體會自然痊癒的。

以上常見錯誤觀念,可說在門診中天天可見,在此呼籲所有愛護寶寶的家長們,千萬不要人云亦云、以訛傳訛,甚至將黑白顛倒,如此反而會使寶寶的病症難以舒緩。應當在對寶寶做出處置之前,先思索一遍合理的作為,看看育兒百科,或者和您的兒科醫師電話諮詢,便可以為寶寶在有呼吸疾患時,做最好又正確的保健。

(取材自育兒生活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