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游在碧海藍天的童顏 會員登入

 

 
位置--> 筆記本中文語文學習 注音符號學習

 華語文的學習何去何從2005-09-11 Page:1/1

華語文的學習何去何從﹖ 〈鄭昭明教授主講〉


今天學習華語文作為第二語文的有外國人或華裔,他們學習華語文的目的、動機、背景與年齡都不相同,因此有些不同學習的問題與需要。但是,他們的華語文學習也涉及了許多共同的問題,並不因個別的差異而有所不同。這些共同的問題可能比個別的問題更為重要。基本上,這些共同的問題,可以歸納為三類。第一類問題是,華語文做為第二語文學習效果遠不如作為母語的學習效果。第二類問題是,準備學習華語文時,應學大陸的簡體字或台灣、香港傳統的正體字﹖第三類問題是,使用那種音號系統來學習漢語的發音,是大陸的漢語拼音系統、台灣使用的注音符號系統或他們自己的母語音號系統﹖應該從語文的使命、冷靜與理性去考慮到底要使用那種字體。

* 華語文作為第二語文的學習應該逼近母語的學習 *

母語的學習,尤其是聽說的部分,並不需要特別的教導;一個兒童暴露在一個自然語言的環境之下,即能按照一定的發展順序,學會母語的構音、字彙語法,相反的,華語的學習往往缺乏母語學習環境,因此只能在課堂中學習。常缺乏日常生活演練與使用的機會,因此學了之後很容易遺忘,這是不爭的事實。另一個事實是,課堂的教學往往強調語言規則的指導與學習,因此容易產生這些規則「過度類化」的使用,而產生錯誤。除了「學習環境」與「學習歷程」之外,外語的學習也常因﹙一﹚母語習慣的介入﹙二﹚態度與動機的因素,如社會距離、隔離感與優越感、與﹙三﹚教材與教法的不良或不夠而使其學習不如母語的學習。

雖然母語與華語有如上所說主、客觀因素的不同而使得後者的學習在效果上不如前者,但是,如果第二語文的學習能逼近母語的學習,則可能會產生較佳的效果。

母語學習特徵之一:具「聽、說、讀、寫」的發展順序。就母語學習來看,母語的「聽、說」早在學前階段就已完成,而「聽」又發生在「說」之前,更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到六、七歲才開始在課堂裡學習「讀、寫」部分。如此發展的順序具有一般性,不因各地語言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語言的訓練在學「說」之前,必須先聽,有其生理的基礎。語音的練習涉及肌肉動作的練習。任何動作,包括語言的練習是依賴一個完整回饋系統的運作,而其中不可少的部分是﹙一﹚回饋的路線與﹙二﹚內在標準的建立。就語言的練習而言,回饋的路線是把發音的結果送回大腦與內在的標準比對,以確定是否吻合,若不吻合,則比對的結果會命令語言器官再一次發音,直到正確為止。而「內在標準」是透過聽別人的語音而在記憶系統裡儲存語音作業標準,用來檢討自己的發音是否正確。在學「說」之前,是必須先學「聽」的,而且要多量的聽。

「聽」「說」「讀」「寫」的發展順序,不祇有生理的基礎,也有實用的基礎。譬如,在海外「寫」幾乎沒有機會使用到,「聽、說」使用的機會則可能較多。

母語學習特徵之二:多元文化的學習環境。母語的使用不祇是從語文課程中學習而已,他們也從其他的課程,包括美勞、工藝與體育的課程中。因此外語的學習也應力求學習情境與材料的多元化,這樣才能夠逼近母語的學習環境。材料的多元化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教師必須在教學之前先做準備,蒐集教材,規劃多元化的學習環境,使教學更生動有趣。因此,華語文的教學,不能只單從語文課程中學習,也應從其他的活動,如夏令營、工藝訓練班、民俗技藝與文化介紹中學習。

母語學習特徵之三:時常演練與使用。語言要達到自動化使用的程度,並無什麼特殊的技巧,只是不斷的練習與多量的練習。母語在這種方式之下養成的,華語在單語的環境之下,甚少有演練與使用的機會,但其他的因素也使得華語的練習減少,譬如,練習意願的低落,缺少使用華語交談的勇氣,隔離感或優越感等因素,都會使得華語局限在課堂裡使用,華語文的教學應該想辦法排除這些妨害演練、使用的因素,多增加演練、使用的機會。

漢字歷經早期甲骨、金文、小篆、楷書從宋元時期至今,也已有千年不變的歷史。這種因千年使用而仍能「不變」的事實,應該受到尊重,因為千年的生態考驗是最佳檢驗文字形體是否符合需要的方法,任何人為刻意的改變是會產生問題的。但是這千年不變的正楷字體卻在近代被中共強制簡體字之執行與使用而改變。他們認為正楷漢字需要簡化的理由,可以總結為以下的幾類:

正楷的字體被認為是中國積弱與落後的主因,正楷字體繁雜,不利於學習、印刷、電報、打字,妨害教育的普及與國家的現代化。
正楷漢字造就了孔學、道教,阿諛的貴族文學、鋪張的古典文字以及艱澀的山林文學。這些文學是用來服務帝王、貴族與統治者,與廣大人民的利益相衝突。
正楷字繁瑣,不利於學習與閱讀。
機器再發達,還是不能避免手寫繁雜費時的繁體字,因此,繁體字有必要簡化。
鄭昭明﹙1993﹚曾總結漢字簡化所衍生的問題與影響如下:

簡體字的使用,使傳統文化、精神的傳承與發揚,陷於斷層的危機
簡體字破壞了「同聲必同部」的原則,紊亂了中文古音聲部及韻部的系統
簡體字使漢字增多了相似的字形,使字形的分辨與字義的辨識更為困難,會妨害中文的學習與閱讀
簡化增多一字多義的現象,產生語意的混淆,變成非參照上下文來解決語意不可的問題,如此不利於閱讀與中文電腦化
簡化破壞漢字的形體,不成結構,也破壞了漢字書法的美感與藝術的價值
二千多字的簡化並未顯著的改善書寫速度。簡化之後,平均每字只減省1.5劃或1.8劃
由以上可知,簡化對於漢字的學習與閱讀以及中文的電腦化與印刷,並沒有實質的貢獻,反而增加學習的困難與產生許多其他的問題。

* 使用那種音號系統學習漢語的發音 *

台灣一直使用「國語注音符號」來學習漢語的發音,而大陸則採用「漢語拼音」。目前不少外國人或華裔傾向於使用「漢語拼音」或其習慣的母語羅馬音號,主要是由於羅馬字母,對他們而言,較為熟悉,而注音符號,較為陌生。這種因為熟悉的原因而產生的偏好,並不是理性的。首先,他們既然有心準備學習千萬個中文字、詞的使用,卻獨獨害怕37個注音符號的學習。另一個不理性是,中文教師也同意,或甚至鼓勵,他們以羅馬音號來學漢語,理由是,不要讓他們增加注音符號學習的麻煩,如此他們就可以早點閱讀中文。表面上,外國人使用其習慣的羅馬音號,好像能較快的學習中文的發音。但初期練習得較快者,並不保證後期使用得較好。不適宜用其熟悉的羅馬音號學習漢語。理由如下:語言與語言之間在發音上雖可能有其雷同的地方,但卻不盡相同。譬如,中文的「ㄅㄚ」與英文的「ba」兩者的音位雖然相同,但釋放氣流的「程度與型態」卻不同的。如果以其熟悉的音號 /ba/ 來讀「ㄅㄚ」,就會產生正音的困難。因此為了說標準的國語還是要用注音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