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游在碧海藍天的童顏 會員登入

 

 
位置--> 筆記本中文語文學習 注音符號學習

 讓孩子和ㄅㄆㄇㄈ做好朋友2005-02-24 Page:1/1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副教授 田耐青
  開學剛過了第五週,對於家有小一新生的家庭而言,小小新鮮人的適應戰好不容易暫告一段落,父母卻發現孩子的ㄅㄆㄇㄈ學習戰果卻是每下愈況。由於精熟注音符號是孩子一上的重要學習任務,如果出現注音學習問題,孩子可能因看不懂課本、考卷,無法抄寫聯絡簿,而造成學習成果的落差與學習情緒的低落。許多父母雖然嘗試以自身的經驗教孩子,但多因九年一貫注音教學法與教材和過去所熟悉的版本差異太多,也只能大嘆心有餘而力不足!
  為了讓父母協助孩子「與ㄅㄆㄇㄈ作好朋友」,奇蜜特別自多元智能學習專家田耐青博士所著的<開啟多元智能.迎接九年一貫>一書中摘錄相關文章,希望藉著本文,能讓父母熟悉目前小學注音符號的教學情況,並提供多種從多元智能理論角度所思考出來的「生活情境學習管道」,以幫助孩子快樂的學習注音符號!
小學注音符號教學概況
  依據現行的課程標準,小學一年級每週有十堂國語課,佔了將近四成的上課時數,遠超過任何科目。一上的國語課本有兩本。一本稱之為首冊,供開學後第一到第十週使用,首冊裡沒有國字,專門教注音符號。另一本是第一冊,由第十一週開始上到學期末,第一冊裡面開始有國字,國字旁有注音符號。包括國語在內的所有科目,其課本及測驗卷都是以注音與國字同時呈現;學童每天所抄的聯絡簿,也是國字與注音夾雜。所以,孩子在一年級上學期必須精熟注音符號,才能讀得懂課本、考卷,能抄聯絡簿,也才可能勝任學校的學習。
  目前小學生學習注音符號的方法,與爸爸媽媽們當初學習的方法不太一樣。當初,我們是先學會每一個注音符號後,再學習如何將它們拼成字、詞、句子。而現在的注音教學恰巧相反,是讓孩子先唸句子(例如:貓咪要吃魚),老師將句子分解成生詞(例如:貓咪、吃魚)、生字(貓、魚),再談組成這些字的注音符號有哪些(ㄇ、ㄠ、一、ㄩ)。所以並不是像我們當初由ㄅ、ㄆ、ㄇ開始循序學習,而是依據課文內所用到的注音符號順序來學習。國語教育專家相信現在這種教法,比較符合真實的情境及兒童的經驗 (想想看,兒童入小學前他每天講的是諸如「貓咪要吃魚」這樣的句子,而不是ㄅ、ㄆ、ㄇ等單個的注音符號),比較有利學童的學習。
  注音符號的學習及評量方式,可分成聽、說、讀、寫四個能力層面。「聽」是指當孩子聽到某個音時,他能夠知道這個音是由哪一個或哪幾個注音符號所組成的。「說」是指孩子能夠正確地發出每個注音符號或字的音。「讀」是指孩子有能力靠著注音符號,正確地讀出字、詞、句子,或是一本書。而「寫」,則是指孩子有能力用注音符號寫出字、詞或句子,表達意思。
  瞭解了小學注音符號的教學情況後,讓我們以多元智慧理論的角度來思考,可以如何透過不同的學習管道,幫助孩子學習注音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