ღ好動小不點ღ 會員登入

 

 
位置--> 筆記本育兒需知

**育兒及生育補助,購物特價,尿布&奶粉特價集點情報全收集在
筆記本裡的"消費高手vs好康區"

 4大嬰幼兒恐懼心理大公開2006-08-20 Page:1/1

4大嬰幼兒恐懼心理大公開
採訪/莊惠
旭 諮詢/三之三國際文教機構嬰幼兒教育顧問 梁仲怡

  恐懼本身是一種情緒,約4∼6個月開始,孩子「恐懼」的情緒表現逐漸發展出來。恐懼可分為兩種,一是天生本能,另一是環境造就,即學習而來。

   以天生的本能來說,嬰幼兒最常表現出來的恐懼情緒有哭、叫,照顧者可從孩子臉部表情及哭鬧來理解。雖說恐懼是嬰幼兒一種害怕的情緒表現,然而一旦孩子恐懼哭鬧時,照顧者才會發現他處在危機中,並加以伸出援手,因此恐懼是正常、本能的情緒反應,照顧者無須擔心寶寶是否不正常。

   另外,恐懼也可能是環境學來的經驗累積,這些經驗其實是嬰幼兒從大人身上學來的,並非本能。

   面對孩子的恐懼心理時,建議您充分提供孩子愛的訊息及安全感,最重要的是接納孩子恐懼的情緒。由於孩子會模仿,因此照顧者本身需有正確行為示範,才可讓孩子逐步走出恐懼的心理。

4大恐懼情緒大剖析

怕黑(恐懼指數:65)

恐懼心理
   黑暗原本不會讓孩子造成恐懼,寶寶之所以怕黑,有時是被大人所恫嚇的,如大人告訴孩子:「你再不睡,天黑了,會有虎姑婆!」,讓孩子對黑暗與懼怕之事畫上等號。此外,黑暗造成孩子不安全感,因為大人總以言語告訴孩子,「黑」是恐怖的事,使得孩子對黑暗缺乏安全感。另外,不愉快的經驗也可能導致孩子怕黑的心理,如半夜醒來,發現沒有人,在黑暗中因缺乏安全感而哭泣,因此寶寶怕黑大多是經驗累積而來。
絕招

打針、看牙(恐懼指數:85)

恐懼心理
   主要是因為孩子不舒服的經驗所造成,因為看醫生會讓孩子體驗「痛」的感覺,對他們來說,原本身體已經不舒服,看醫生後更難過,因為這些不舒服的經驗讓他產生了本能恐懼,為了避免再次出現不舒服的感覺與經驗,孩子開始選擇逃避。面對孩子怕看醫生的的恐懼,照顧者應以同理心對待,接納小孩不舒服的感覺,試著以本身經驗與孩子分析,讓孩子知道,其實大人也要看醫生,只要身體不舒服,就應該找醫生治療。
絕招

分離(恐懼指數:90)
絕招

怕生(恐懼指數:80)
絕招


(詳文請見2006年八月號媽咪寶貝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