ღ好動小不點ღ 會員登入

 

 
位置--> 筆記本育兒需知 幼兒健康

 預防接種(各種疫苗的預防病症.疫苗成份與副作用)2005-08-28 Page:1/1

*疫苗種類
作者:台大醫院小兒部 李秉穎醫師 (86.6.3)  
  一般的疫苗根據它們是否仍然保留了原來病原的活性,而可以分為活 性減毒疫苗 (live attenuated vaccine) 與非活性疫苗 (killed vaccine) 等兩大類。目前已經有的活性減毒疫苗包括卡介苗、口服小兒麻痺疫苗、麻疹疫苗、德國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水痘疫苗、黃熱病疫苗等。非活性疫苗則包括了白喉類毒素、百日咳疫苗、破傷風類毒素、日本腦炎疫苗、A型肝炎疫苗、B型肝炎疫苗、狂犬病疫苗、霍亂疫苗、b型流行性 感冒嗜血桿菌疫苗等。

*活性疫苗的利弊

  活性疫苗打入人體以後,能夠自行增殖而引起免疫反應,而且因為它們已經經過了減毒的手續,所以通常不會致病。因此打了這種疫苗就好像是得到了輕微的自然感染,它可以提供完整的自然抗原,所引起的免疫反應通常比較能夠持久,效果較佳。但是,所有的活性疫苗都還是有可能會引起類似自然感染的病症,只是其發生率遠低於自然感染。所以這類疫苗最主要的缺點在於其安全性的顧慮較大,所以製備較難。通常在研究發展一種新的活性疫苗的時候,必須用繼代培養的方式,嘗試錯誤地去找不致病,但又保留原來活性的細菌或病毒株,同時還必須經過嚴格的測試才能保證其安全性。因為有這種安全上的顧慮,所以雖然這類疫苗的效果比較好,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病原都可以發展出這種疫苗。譬如目前有很多學者在研究愛滋病疫苗,卻很少有人敢去嘗試活性疫苗。此外,活性疫苗比較容易被外來的抗體中和而影響到它們的效力。所以麻疹、德國麻疹與腮腺炎疫苗如果在一歲以內注射,就會因為有來自母親的抗體干擾,而有相當的比例會失效。又如果因為有某些特別原因注射了免疫球蛋白,也一樣會影響到活性疫苗的效果。這種外來抗體對於活性疫苗的干擾,有時並不嚴重,例如口服小兒麻痺疫苗與卡介苗。因為前者是在腸道內增殖,所以比較不會受到血液內抗體的影響;後者是在皮內增殖,而且我們對於這種細菌的免疫力最主要的是細胞性免疫,而不是抗體。

*非活性疫苗的利弊

  比起活性疫苗,非活性疫苗的優點就在於它們的製備比較容易,而且 不會引起真正的感染,所以安全上的顧慮比較小。在理論上,外來的抗體 應該可以中和掉其抗原,而影響到疫苗效力。但是在實際上,因為這類疫 苗都已經沒有活性,我們打入人體的抗原量可以遠超過一般活性疫苗的劑 量。所以在一般情形下,這種外來抗體的影響很小而可以被忽略。即使有 來自母親或其他治療的外來抗體,仍然可以接種非活性疫苗。一個明顯的 例子就是對於母親是e抗原陽性的帶原者,她們的小孩在出生以後除了接 種B型肝炎疫苗以外,也必須注射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這也可以說明為 什麼B型肝炎、白喉、百日咳與破傷風疫苗都可以在一歲以內接種。非活 性疫苗最大的缺點在於其免疫效力一般都比較低,所以常常需要反覆注射 多次,而且一般都沒辦法持續很久。

*接種方法
作者:台大醫院小兒部 李秉穎醫師 (86.6.3)

  一般而言,皮內注射的免疫效果比肌肉注射為佳。所以如果只考慮到疫苗 的效果,應該是儘量用皮下注射。但是因為一般的非活性疫苗的效果較差,為了提高其效力,常常會加入增強免疫反應的免疫佐劑(adjuvant)。如果把這種含有免疫佐劑的非活性疫苗接種於皮下,可能引起厲害的局部腫痛反應,甚至形成無菌性膿瘍 (sterile abscess),所以這類疫苗應該以肌肉注射方式給予。

*一般疫苗的禁忌
作者:台大醫院小兒部 李秉穎醫師 (86.6.3)

  我們接種疫苗,主要是為了要預防疾病,雖然所有疫苗都不可避免地會引起一些副作用,但是在利多於弊的考慮之下,還是需要廣泛地實施疫苗接種。有些特殊的情形,可能會使得疫苗接種變成弊多於利,或是使得疫苗失去效力。這時候我們就不必去冒引起副作用的危險,這些情形也就是疫苗接種的禁忌。無論是接種那一種疫苗,都有以下三個共同的禁忌:
  
  發燒與其他需要特殊治療的疾病:一般人都認為生病時接種疫苗,可能會使得病情加重,或是影響到疫苗的效力,所以生病的時候最好不要接種疫苗。其實到目前為止,並沒有這類的證據。我們之所以規定發燒時不要接種疫苗,主要是擔心疫苗的不適反應,可能會影響到以後對病情的判斷。假設有一個小孩原本因為感冒發燒到三十八度半,接種疫苗以後,晚上燒到四十度。這時醫師就無法判斷這種現象是單純的疫苗反應呢,還是病情已經惡化,而需要進一步的處理。所以在有發燒的時候,我們都不建議接種疫苗。至於一般沒有發燒的感冒,仍然可以接種疫苗。但是在感冒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初期,即使沒有發燒,我們也常常會建議再觀察一些時日再接種疫苗。原因與前述一樣,萬一接種疫苗以後發燒,仍然會使得我們無法判斷是否發生了其他併發症。至於所謂其他需要特殊治療的疾病,並沒有明顯的定義。一般而言,指的是需要到住院治療的特殊病症。這時候不打疫苗,原因也同樣是怕混淆了病情的判斷。

  對於同種疫苗曾有過嚴重反應:所謂的嚴重反應,指的是可能危及生命,或者會引起永久性後遺症的反應,例如過敏性休克。百日咳疫苗因為副作用特別常見,所以對於何謂嚴重反應有一些詳細的規定。

  未接受過治療的結核病患者:結核病特別會影響到細胞性免疫功能,所以如果未經治療,不適於接種任何疫苗。

*活性減毒疫苗的禁忌
作者:台大醫院小兒部 李秉穎醫師 (86.6.3)

  活性疫苗在安全上的顧慮比較大,因為它們會在人體內增殖,而且可能會出現自然感染的症狀,所以它們有一些特別的的禁忌。根據衛生署的規定,這些禁忌包括以下各點:

  免疫不全與正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病患:這時接種活性疫苗,可能會因為病人的免疫功能不佳,而引起疫苗本身的全身散發性感染。但是有一個例外,就是得到人類免疫不全病毒感染的小孩。這些小孩子如果沒有接種疫苗而得病的話,出現併發症甚至死亡的比率很高,所以疫苗的接種對他們來講應該是利多於弊。目前建議他們應該接種所有的非活性疫苗,而將口服小兒麻痺疫苗改為注射的非活性疫苗。至於活性疫苗,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在結核病的流行地區,在沒有愛滋病症狀的時候可以接種卡介苗,臺灣也適用這項規定。無論有沒有愛滋病症狀,都可以接種麻疹、德國麻疹與腮腺炎疫苗,不過其免疫效果會比較差。

  惡性疾病:理由同上,不過水痘疫苗為例外。患有惡性疾病的小孩,常常需要長期接受化學治療,而使得其免疫功能長期低下。他們如果得到水痘,會有相當高的死亡率。所以目前建議這種小孩子,在經過初步化學治療達到緩解以後,就應該注射水痘疫苗。

  懷孕:到目前為止只有天花疫苗被證實對胎兒有害,而現在已經不需要接種這種疫苗了。其他的活性疫苗雖然都沒有被證實有害,但是在理論上,活的疫苗株仍然有可能穿過胎盤而感染胎兒,而且也不需要急著在懷孕的時候接種疫苗,所以這時候接種疫苗還是弊多於利,應該列為禁忌。

  嚴重的營養不良:會使得免疫功能低下,也是怕會引起全身的散發性感染。

  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療三個月內,接受靜脈注射高劑量免疫球蛋白六個月內,不宜注射活性減毒疫苗;活性減毒疫苗注射後二週之內,不宜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療:免疫球蛋白會中和掉活性疫苗,而使得疫苗失效。所以如果在上述注射免疫球蛋白的前後一段時間之內,接種了活性疫苗,並不會有特殊的副作用;但是這次疫苗必須視為無效,以後還要再補一次。一般的教科書都只有建議在接受了免疫球蛋白治療以後的三個月內,不宜注射活性疫苗。但是最近才發展出來的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其劑量要高出以往肌肉注射的相當多,國內的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因此將此期限延長為六個月。

*預防接種的副作用
作者:台大醫院小兒部 李秉穎醫師 (86.6.3)

*疫苗與接種後反應的關聯性

  所有的疫苗都有副作用,只是發生率與厲害程度各不相同。在目前國內所用的疫苗之中,副作用最大的是百日咳疫苗,有相當高的比例會有發燒與其他反應。如果在接種疫苗以後出現了某種症狀,我們要判斷是否與疫苗有關,首先必須考慮這種疫苗是不是常常引起這種反應。例如,在接種B型肝炎疫苗以後,出現高燒與嗜睡。因為B型肝炎疫苗很少引起這種全身性反應,我們就必須先考慮小孩子是不是剛好得到了某種疾病,而不要馬上將一切都歸咎於疫苗,而忽略了可能需要做進一步處理。其次,我們必須考慮到症狀發作的時間。一般而言,非活性疫苗的反應大多是在接種疫苗一、二天以內發生;活性疫苗則視疫苗種類,需要有不同的潛伏期才出現症狀,一般是在一、二週之間。所以如果接種了百日咳疫苗三天以後才發燒,或接種了腮腺炎疫苗以後隔天出現腦膜炎,都可以判定這些症狀應該與疫苗無關。最後,我們還需要考慮到症狀持續的時間,一般像發燒的反應都只會持續一、二天。所以如果接種了百日咳疫苗以後,持續發燒超過三天,就必須仔細檢查其真正的原因了。

*預防接種常見的副作用與處理

  注射部位出現腫脹、發紅與硬塊:這是接種各種疫苗最常發生的副作用。對於這一類的副作用,並沒有實際有效的治療方法。給予止痛藥可能有一點幫助,但是大多不能完全解除疼痛症狀。在一開始紅腫厲害的時候,有人會用冰敷,目的在於減少局部腫脹引起的不適。當紅腫比較輕微的時候,有人使用熱敷,其目的在於增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反應的完成或減少硬塊的形成。其實無論是冰敷或熱敷,在實際上都不一定有明顯的效果。一開始太厲害的發炎反應,可能因為局部纖維組織增生而形成硬塊,這種硬塊久了以後自然會慢慢吸收消失,不需要特別處理。

  局部疼痛:有時候因為疼痛太厲害,使得小孩子不敢移動肢體,有的家屬會因而懷疑是否傷害到神經。如果在臀部注射疫苗,的確有可能因此傷害到坐骨神經。現在為了避免這一類的副作用,我們都規定肌肉注射一定要在大腿外側或上臂的三角肌。在這些部位注射疫苗,是不可能傷害到支配肢體運動的神經的。

  發燒:一般只要給退燒藥或睡冰枕即可,如果高燒不退,也可以給小孩做溫水拭浴。在退燒藥的選擇上,現在知道 aspirin 在小孩子可能引起雷氏症候群,所以應該選用 acetaminophen (panadol) 等退燒藥為宜。有些幼兒可能因為發燒而引起熱痙攣 (febrile convulsion),這種病症與個人的體質有關,一般都是良性的,不會有永久的後遺症,但是還是需要讓醫師診治,以確定是否剛好發生了其他更嚴重的疾病。

  過敏反應:日本腦炎疫苗比較常引起皮膚出疹的反應。這種輕微的過敏反應,只要給抗過敏的藥即可。我們最害怕的是可能危及生命的立 即型過敏反應 (anaphylaxis),不過其發生率極低,最近幾年在台灣也都沒有碰到過。一旦發生的話,小孩可能會在注射後幾分鐘之內,出現呼吸困難、發紺、休克、昏迷等現象。此時,最重要的是保持小孩的呼吸道暢通。如果呼吸與心跳受到明顯的影響,就要立即施行心肺復甦術急救,並且立即送醫治療。如果身邊有急救藥物,可以馬上給予腎上腺素治療。

1.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erin, BCG)
作者:台大醫院小兒部 李秉穎醫師 (86.6.3)

預防病症

結核病主要引起肺部的疾病,也會侵犯全身的各種器官導致腦膜炎、骨髓炎、心包膜炎等嚴重疾病。在台灣地區,仍然是結核病的流行地區。

疫苗成份

卡介苗是用一種屬於屬於牛的分枝桿菌所製成的活性疫苗,目的在於預防結核病。這種疫苗的效力有限,一般認為其主要的功效在於減輕結核 病的嚴重程度,但是並不能完全預防結核菌感染。使用的時候必須以皮內 注射於左上臂三角肌中央部位。

副作用

接種了卡介苗以後,大多會出現一些局部的反應。最常見的是在接種的部位出現小結節,然後慢慢結痂。這種局部發炎的變化一般在八至十二週後消失,然後留下小疤痕。反應比較嚴重的話,可能造成皮膚潰瘍,同時會引起與接種部位一致的化膿性淋巴腺炎,其發生率視不同的疫苗株而有不同,據一般估計約為 0.1-5/1,000。更厲害的反應則可能導致皮下膿瘍或骨髓炎(發生率:0.1-5/100,000),甚至散發性卡介苗感染(發生率:1-10/10,000,000),其中最後這種副作用幾乎都發生在免疫不全的小孩。

接種卡介苗以後所出現的局部反應,大部分都不需要特別處理。如果有皮膚潰瘍,可能會有少量的滲出液,這時只要保持局部的清潔即可。如果不但有局部潰瘍,而且出現多量的膿液,表示發生了繼發性細菌感染,這時才需要給予抗生素治療。如果卡介苗的反應強到引起厲害的腋下淋巴腺腫大,是否需要特別的處理並無定論,但是可以考慮給予 isoniazid 的抗結核藥物治療三個月。

2.白喉、破傷風、百日咳三合一疫苗(DTP)
作者:台大醫院小兒部 李秉穎醫師 (86.6.3)

預防病症

白喉主要侵犯咽喉部,會引起急性上呼吸道阻塞與神經學的併發症,有極高的死亡率,目前在台灣已經絕跡多年。破傷風桿菌經由傷口感染,會釋放毒素而引起神經學的併發症,也有很高的死亡率。在台灣地區每年 都有散發病例的報告,大多發生於四、五十歲以上沒有抗體保護的成人。百日咳會引起嚴重而持久的咳嗽症狀,在六個月以下的嬰兒可能導致死 亡。台灣地區每年都有數十例百日咳的確定病例,最近一次的大流行是在 民國八十一年發生。

疫苗成份

這是將白喉類毒素、破傷風類毒素、與百日咳死菌疫苗等三種成份合在一起所形成的非活性疫苗,它們都是保護效果很好的疫苗。使用的時候是以肌肉注射的方法,接種在大腿前外側(嬰兒)或上臂三角肌(小孩)。

類似的疫苗還有DT與Td疫苗。DT疫苗除了不含百日咳疫苗以外,其他的成份與DPT疫苗相同。它主要是使用於不適合接種百日咳疫苗的六歲以下小孩,例如患有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者。Td疫苗則除了不含百日咳疫苗以外,其中白喉疫苗的劑量也比DPT疫苗為低。它主要是用在六歲以上,因為成人對於白喉疫苗容易產生比較厲害的副作用,所以特別降低白喉疫苗的劑量;此外,六歲以上也不建議接種百日咳疫苗,所以成人用的疫苗就不含百日咳的成份。

副作用

白喉疫苗的副作用大部分只是局部腫塊,罕見的情形下曾經有報告過抽搐等神經學併發症。年齡愈大則白喉疫苗的副作用也愈大,所以成人的劑量必須降低。破傷風疫苗的副作用,大部分也是局部腫痛,少見其他的反應。破傷風疫苗如果在短期內給予太多次劑量,容易出現明顯的副作 用。

接種了DPT疫苗以後所出現的反應,大部分都是來自百日咳疫苗。依照反應的嚴重程度,可以把這些副作用分為輕度與嚴重反應兩大類。如果是出現了嚴重反應的話,以後就不可以再接種百日咳疫苗。

百日咳疫苗的輕度反應發生率約在30-50%之間,包括:

局部紅腫、疼痛、硬塊:注射後6-8小時發生腫痛,反應激烈者,會形成硬塊。硬塊如果太大,就必須要一段時間才會慢慢吸收消失,對於這種反應並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

輕度發燒:大多在注射後數小時後發生,通常2至3天內會恢復。

煩躁不安、哭鬧:大多在注射以後12小時內發作,可以持續一小時。

百日咳疫苗的嚴重反應包括:

高燒超過攝氏40.5度:48小時以內發作。

超過3小時以上的持續性哭鬧:48小時以內發作,發生率1%。

極度昏睡,低張力與反應表現 (hypotonic-hyporesponsive state),休克樣症候群 (shock-like syndrome),全身虛脫 (collapse):發生率約為1/1,750,在48小時以內發作,可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大多可以完全恢復。

急性神經學病症:三天以內發生抽搐(發生率1/1,750),七天以內發生急性腦病變(發生率11萬分之1?)。

永久性腦病變:發生率31萬分之1?
第二代百日咳疫苗

傳統的細胞性 (whole cell) 百日咳疫苗是將百日咳桿菌去活化,而成為死菌疫苗,其中含有一些只會引起副作用,對於保護效益卻沒有幫助的物質。俗稱為第二代的百日咳疫苗是一種非細胞性疫苗 (acellular) ,其製造是純化百日咳桿菌的有效抗原,除去無效而有害的成份。這種第二代百日咳疫苗的副作用大幅減少,一般發燒等副作用的發生率都在百分之十至二十以下,而且仍然具有良好的保護效果。日本採用這種疫苗已經多年,百日咳的流行情形一直受到良好的控制,與傳統的疫苗並沒有明顯的差別。

目前國內已經引進這種新的百日咳疫苗,但是還沒有常規使用,必須自費接種。不過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新疫苗終將取代傳統疫苗。對於前述接種傳統疫苗以後發生過嚴重副作用的小孩,與患有進行性神經病症的小孩,則可以自費接種這種比較安全的新疫苗。

3.小兒麻痺疫苗

作者:台大醫院小兒部 李秉穎醫師 (86.6.3)

預防病症

小兒麻痺是一種病毒感染,侵犯脊髓而引起神經麻痺症狀,可能導致永久性的肢體殘障,台灣地區已經有多年沒有自然感染的病例。

疫苗成份

小兒麻痺有兩種疫苗,口服的沙賓疫苗為活性減毒疫苗,注射用的沙克疫苗為非活性疫苗。這兩種疫苗的效果都十分良好,而各有優缺點。注射疫苗最大的優點,在於它是死菌疫苗,所以不會引起麻痺症狀。口服疫苗最大的優點,在於它可以經由糞便排出,使得接觸者也可以同樣受到疫苗的作用。國內就是基於這種擴大保護面的考慮,採用口服疫苗,它的缺點在於有可能引起小兒麻痺。接種的時間表,都是與DPT疫苗一起給予。以後如果小兒麻痺在臺灣絕跡的話,就可能會改用注射用疫苗,以避免反而引起麻痺的副作用。

注意事項與副作用

口服疫苗使用之前及之後半小時不要飲水或進食,以免使疫苗稀釋而影響疫苗效力。偶而會發生疫苗劑量過多或甚至不慎以注射給予的案例,目前為止尚未發現因而有特別副作用的情形,但仍應避免。如果給予疫苗之後吐了出來,可以再補一劑,不必擔心劑量過高的問題。如果隔了半小時以上才有嘔吐現象,則不需再補一劑。有些國家採用注射的沙克疫苗,如果必要,這二種疫苗可以混合接種,不會有效力上的問題。口服疫苗接種以後的反應,就是約三百萬至九百萬人之中有一人在接種後28天以內發生麻痺現象。根據一般的經驗顯示,如果到了十八歲以上,沒有得到過小兒麻痺,也未曾接種過疫苗,則口服疫苗引起脊髓灰白質炎的危險性高於自然感染而得病的機會,所以也不可以使用口服疫苗。在小孩子有腹瀉現象的時候,一方面疫苗可能很快地就被排出,另一方面腸內其他病原也可能會干擾到疫苗的的效力。所以這時候不建議給予口服疫苗,如果給的話,並不會有特別的副作用,只是這次的疫苗必須視為無效。

4.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疫苗(Measles-Mumps-Rubella,MMR)
作者:台大醫院小兒部 李秉穎醫師 (86.6.3)

預防病症

麻疹與德國麻疹都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後,在身上出現皮疹。因為疫苗接種的推行,台灣近年來比較少見這種疾病。麻疹的危險性在於幼兒,會引發腦炎與其他細菌感染而危及生命。德國麻疹最值得注意的併發症是孕婦感染,會導致胎兒的先天性畸形。腮腺炎除了引起腮腺發炎以外,會有生殖腺發炎的併發症,尤以成人為然,近年來台灣地區的病例數逐漸減少,但是並不罕見。

疫苗成份

麻疹、腮腺炎與德國麻疹疫苗都是活性減毒疫苗,保護效力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接種時是以皮下注射於上臂外側。目前使用的麻疹疫苗因為會受到母親傳給小孩的抗體干擾而失效,所以在一歲以下接種時免疫效果不佳。

特殊禁忌

對蛋白有立即型過敏反應(anaphylaxis)者,應該避免接種麻疹疫苗。這是因為麻疹疫苗是由雞胚胎製成,可能會引起對雞細胞成份的過敏反應;但是如果對蛋白過敏的症狀只是皮疹等輕微反應,仍然可以接種麻 疹疫苗,然後在注射後觀察至少三十分鐘。在實際的經驗之中,這種過敏其實很罕見。

與一般的活性疫苗一樣,懷孕的時候不可以接種這類活性疫苗,而且在疫苗注射後三個月以內都應該避免懷孕。不過在實際上,卻常常發生孕婦誤打德國麻疹疫苗的情形,有些是醫護人員的疏忽,有些是接種時不知道已經懷孕了。雖然懷孕初期的德國麻疹感染,可能會造成胎兒畸型。可是到目前為止,在全世界文獻的報告上已經有超過兩百個在懷孕前三個月接種德國麻疹疫苗的案例,結果還沒有出現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的情形。所以一般建議,這種誤打的情形,不一定要施行人工流產。不過還是必須與家屬詳細解釋,因為兩百多個例子並不能絕對保證以後所有的個案都沒有問題。如果家屬不願意冒任何風險,也可以施行人工流產。

副作用

接種了麻疹疫苗以後,約有5-10%會在5-10天以後出現輕微發燒,甚至紅疹,可能持續2至5天。有人估計約有百萬分之一的比率會 引起腦炎或腦病變,而自然感染則有千分之一的可能性會引起這種併發 症。

德國麻疹疫苗的副作用包括了關節痛、關節炎(罕見)與神經炎等。這些副作用在小孩的發生率為1-3%,成人的發生率則較高,約在10-30%之間,尤其以女性較為常見。這些反應通常於疫苗注射後2-8週發作,一般可在十天之內緩解,但少數可持續達數週之久。此外,疫苗也可能引起發燒、淋巴腺腫大、皮疹等類似德國麻疹的輕微表現。腮腺炎疫苗有5%會引起輕微發燒,少數在接種疫苗以後7至10天出現腮腺炎。就如同自然感染一樣,疫苗也可能引起腦膜腦炎,但是其發生率很低,預後也都很好。

5.B型肝炎疫苗
作者:台大醫院小兒部 李秉穎醫師 (86.6.3)

預防病症

在疫苗還沒有發展出來的年代,台灣地區的成人有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是B型肝炎的慢性帶原者。B型肝炎帶原多年以後,會導致肝硬化與肝癌,目前仍然沒有理想的治療方法。

疫苗成份

B型肝炎疫苗為含有B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成份性非活性疫苗,第一代疫苗是由帶原者的血漿純化抗原而得,第二代疫苗則是利用由酵母菌的選殖基因大量製造。這二種疫苗都有相當的保護效果,也具有一樣的安全性。不同的是,第二代疫苗只需注射三劑,第一代疫苗則需注射四劑。國內已經改用第二代疫苗,分別在出生時、一個月、六個月接種三次。e抗原陽性的帶原母親,其嬰兒在出生時還要注射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接種方法是肌肉或皮下注射於大腿前外側(嬰兒)或上臂三角肌(小孩)。

早產兒的疫苗接種

早產兒對於B型肝炎疫苗的反應不佳,所以出生體重低於 2,000 公克的早產兒必須等到了一個月大的時候,才開始接種B型肝炎疫苗。出生體 重高於 2,000 公克的早產兒,則可以在出生以後馬上接種B型肝炎疫苗。母親如果是e抗原陽性的帶原者者,則無論小孩子的出生體重多少,都應該在出生以後馬上注射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副作用

接種以後的反應只是注射部位的局部腫痛,其發生率在成人為10%,小孩為4%。有些有出血性疾病的病人,不適於作肌肉注射,可以改用皮內注射,但是可能會產生持續性硬結。

6.日本腦炎疫苗
作者:台大醫院小兒部 李秉穎醫師 (86.6.3)

預防病症

日本腦炎病毒藉由蚊蟲的叮咬傳染,所引起的腦炎有很高的死亡率與神經學的後遺症,台灣地區每年有數十例的確定病例。

疫苗成份

這是由由受感染新生白鼠腦部組織的懸浮液所純化的非活性疫苗,效力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使用時以皮下注射於上臂外側。國內規定在滿一歲三個月的三到五月間,開始間隔二週接種二劑疫苗,一年以後再追加一劑。限定在三到五月接種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疫苗的生產方便(日本腦炎疫苗國內可以自製),一方面是因為以往日本腦炎都是在六月以後才會出現病例,在流行期來到以前接種疫苗,可以使得接種者在流行期剛好有高量的抗體保護。

副作用

疫苗接種以後的反應包括局部的紅腫、硬塊與疼痛,全身的發燒、頭痛與倦怠感,這些反應的發生率都不超過百分之十,而在二至三天之內消失。另外這種疫苗有時會引起一些過敏反應,包括蕁麻疹、多形性紅斑、Stevens-Johnson 症候群等。過敏反應的發生率很低,根據國內以前的經 驗,這些反應比較容易發生於接種由日本進口經過冰凍保存的疫苗。這種疫苗是由白鼠腦部純化出來,仍然會含有微量的鼠腦成份。所以在理論上,有可能引起過敏性的神經病變。但是到目前為止,全世界都沒有證實有這種關連。

7.b型流感嗜血桿菌 (H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 疫苗
作者:台大醫院小兒部 李秉穎醫師 (86.6.3)

預防病症

b型流感嗜血桿菌是五歲以下兒童細菌感染的重要原因,它可以引起敗血症、腦膜炎、肺炎、關節炎、會厭炎等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台灣地區五歲以下的兒童也常見這種細菌感染。有些病患特別容易得到嚴重的b型流感嗜血桿菌感染,包括:人類免疫不全病毒感染、先天性免疫球蛋白缺陷、骨髓移植、先天或後天性無脾臟病症、接受化學治療的癌症等。

疫苗成份

利用這種細菌的包被成份製成的非活性疫苗,可以有效地預防感染。美國已經常規地注射這種疫苗,而且也觀察到了它的效果。根據最近的調查,這種細菌在國內的疾病發生率比西方國家低,所以目前國內並沒有常規接種這種疫苗,但是可以自費接種。特別容易得到嚴重b型流感 嗜血桿菌感染的病患,可以優先考慮接種這種疫苗。

接種方法

一歲以內的嬰兒,可以在兩個月的時候,開始依照2、4、6個月的間隔接種三劑疫苗。一歲以上、五歲以下的兒童,則只要接種一劑疫苗。這種疫苗可以跟DTP三合一疫苗、B型肝炎疫苗、口服小兒麻痺疫苗、MMR疫苗等同時接種。上述容易得到b型流感嗜血桿菌感染的病患,可以不考慮年齡,都適於接種疫苗。

副作用

最常見的副作用是注射部位的紅腫與疼痛現象,發生率大約是百分之二十五。這些反應都很輕微,而且大多不會持續超過二十四小時。發燒與煩躁不安等全身性副作用的發生率極低。

8.水痘疫苗
作者:台大醫院小兒部 李秉穎醫師 (86.6.3)

預防病症

正常的兒童罹患水痘以後,大多會自行康復。但是水痘仍然有導致繼發性細菌感染與腦炎等併發症的危險性;成人得到水痘以後,特別容易出現肺炎與腦炎等併發症;孕婦得到水痘,可能影響到嬰兒;免疫功能不全的病人得到水痘,有很高的死亡率。

疫苗成份

水痘疫苗是一種活性減毒疫苗,保護效益很高,只需要注射一劑。以前的建議是對於高危險的癌症兒童,在疾病緩解的時候接種這種疫苗,以免日後因為感染水痘而有生命危險。美國最近已經正式建議所有十二個月以上的兒童都應該接種這種疫苗,可以與MMR疫苗一起在十五個月的時候同時接種。目前國內還沒有這種疫苗,但是很快就會上市。

副作用

少數出現局部腫痛的副作用,經過五至十天的潛伏期以後,也可能有輕微的發燒與水痘發作,但是發生率很低。與自然的水痘病毒一樣,疫苗的病毒也可能潛伏在體內,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時候(例如化學治療、老年人),病毒再活化而表現成帶狀泡疹,但是其症狀比自然的水痘病毒感染為輕。

9.A型肝炎疫苗
作者:台大醫院小兒部 李秉穎醫師 (86.6.3)

預防病症

A型肝炎病毒感染,會引起急性肝炎,偶而導致猛暴性肝炎,在成人的症狀比較嚴重。因為衛生的改善,台灣地區的兒童大多沒有接觸過A型肝炎,在公共衛生情形較差的山地鄉則偶見流行。

疫苗成份

目前有的疫苗是非活性的疫苗,必須依照0、1、6個月的間隔注射三劑。其免疫效果十分良好,一般估計其抗體可能可以維持二十年以上。這種疫苗並沒有列入常規接種,可以自費接種。目前認為應該接種A型肝炎疫苗的對象,包括去流行地區的旅客、A型肝炎病患的家中成員與性伴侶、職業或平時接觸的環境容易得到感染者、同性戀、血友病患、注射藥癮者等。對於已經接觸到感染源,而需要馬上得到保護效果的個人,則可以在接種疫苗的同時注射免疫球蛋白。

副作用

接種疫苗以後發生局部紅腫酸痛等副作用的比率約在 4% 到 7% 之間。全身性的副作用包括發燒、倦怠、食慾不振等,發生率在 1% 至 10% 之間不等,對於肝功能並無不良影響。接種的禁忌與一般的非活化疫苗相同,包括需要特別醫療的急性病症、嚴重的心肺疾患與對疫苗有過敏反應。

10.流感疫苗
作者:台大醫院小兒部 李秉穎醫師 (86.6.3)

預防病症

流行感冒病毒分為A、B、C三型,其中A型與B型病毒容易發生變異,所以無論是兒童與成人都可能會得到感染。其症狀比一般的感冒嚴重,在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與老人,特別容易發生併發症。

疫苗成份

利用病毒作出非活性疫苗,其保護效果只有一年,而且每年依照全世界的病毒變異情形,疫苗的成份都會做改變,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種一次。

副作用

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疫苗接種者出現局部不適,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出現發燒等全身性反應。

疫苗的同時接種
作者:台大醫院小兒部 李秉穎醫師 (86.6.3)

當小孩沒有按照規定接種疫苗的時候,常常會遇到二種疫苗是否能夠同時接種的問題。一般都使用一些通用的原則來概括這些情形,這包括了以下各點:

不同的非活性疫苗,可以同時接種。但是有一個例外,就是我們擔心日 本腦炎疫苗對於神經系統的過敏性副作用,所以國內規定這種疫苗不要 和其他含有免疫佐劑的DTP疫苗同時接種,它們應該間隔一個月以上 接種。
活性減毒疫苗:可以同時接種,如果不能同時接種的話,則至少要間隔 一個月以上。
非活性疫苗與活性減毒疫苗:可以同時接種。例外:黃熱病與霍亂疫 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