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首頁
相簿
筆記本
日記
留言版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BabyHome 首頁

城市頑童嬉遊記
 
位置--> 筆記本寶寶物語 育兒法寶

 0至1歲BABY健全發展指標第三集-4至12個月2007-04-24 Page:1/1

4至6個月
這個階段是嬰兒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從這個階段開始,寶寶的手臂與大腿開始長肉,讓寶寶看起來比較粗壯。朱世明醫師指出,這時候的嬰兒體重會比剛出生的時候增加一倍,身體的協調度也會變得比較好。4至6個月大的寶寶在抓握時,會由整個手掌變成手指抓握,手部的精細動作較之前的發展更加進步。

5個月大的寶寶可以由仰臥變成俯臥,6個月時,如果父母以手將寶寶拉起來,寶寶的上半身會坐直,頭部也會直立起來,不過,這時還是坐不穩,頭部會微微的前傾,必須要有人在背側扶著;如果推一下,寶寶就會倒下,不能明顯的撐住。若以手或毛巾等物體遮蓋5個月大寶寶的臉,他也會將你的手拿開,這樣的舉動稱為「覆蓋反射」。

朱醫師表示,這個階段的寶寶在發展上應該注意肌肉張力的協調度。寶寶在6個月大時,會伸手去拿手搆得到之距離內的東西,他會去拿他看得到的東西。如果將東西放在他面前,可以到達的位置,他就會嘗試去拿那個東西,

半歲的寶寶開始探索世界

6個月大的寶寶也開始學會翻身。趴著的時候,頭可以抬起來,面向前方,手肘可以撐住身體,但是整隻手還不能完全撐起來。這個階段的寶寶企圖改變自己的姿勢時,你會發現他不停地在「蠕動」。當他以腹部朝下趴臥時,會出現蠕動的動作,甚至藉由扭扭擺擺或滑動臀部的方式,在地上或床上順利的移動一段距離。

婦幼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翁菁菁指出,這時期的寶寶開始學著探索世界,父母所扮演的角色也更加吃重,因此,寶寶在感情上會倚賴父母,也更黏人。當寶寶開始清楚誰是他生命中的重要他人之後,通常會為自己的人際關係畫一個小圈圈,除了這些人之外的其他人都會讓他產生畏懼感,此時期是克服所謂「怕生」問題的關鍵時刻,父母需要幫助寶寶適應不熟悉的環境與人。

當他開始蠕動,每前進幾步,就會刻意看看你是否仍在留意他,這樣他才會有安全感。如果他發現自己一個人獨處,會立刻以嚎啕大哭表示抗議。觀察這時期的寶寶,妳會發現他開始會以更明顯的外在行為及表情,反應他的內在情緒。父母在照顧上開始需要更多的耐心。

在照顧上要著重安全性

因為寶寶開始學會翻身,從這一個階段開始,父母除了要讓寶寶盡量的練習四肢的協調度與發展,在照顧的重點更要注意安全性,不要因為害怕寶寶受傷,而遏止他學著移動自己的位置,給寶寶多一些機會與時間,去強化成長發展的特質。

朱世明醫師認為,這個時候,要留意寶寶放置的位置不要太靠近床沿。因為寶寶開始會伸手去拿他拿得到的東西,因此,東西擺放的位置也很重要,如小電池或鈕扣、小積木等體積較小的物品,要避免放在寶寶看得到或拿得到的周圍地方,以防止寶寶放到嘴裡吞下去,發生異物吞入的情況。

7至9個月
寶寶一直要到7或8個月才會發展出「視位平衡」,自體才會開始產生平衡感。俗語說「七坐八爬」,寶寶身體的發展至此時期出現了較大的改變。7個月大的寶寶「視位平衡」漸漸發展完全,扶著東西時,自己已經可以保持平衡;坐的時候,也能夠坐得較穩,以手推他並不會讓他倒下去,他會自己用手撐著。

朱世明醫師指出,這個時期若要判斷嬰兒的神經是否有缺損現象,舌頭及咽喉部之神經功能也是一項觀察的重要指標。父母可以觀察寶寶在吃飯、吞嚥食物時的動作時,有沒有不協調。

朱醫師建議,4個月大的寶寶就可以開始餵食半流質的食物,一方面,寶寶漸漸發展長大,牛奶所含的營養素愈來愈不足,應該漸漸增加寶寶攝取食物的內涵;另一方面,可以訓練他口部之吞、吸、嚥動作的協調性發展。

提早培養寶寶吃飯的好習慣

這時也要開始注意養成寶寶吃飯的好習慣。有很多爸爸媽媽苦於小朋友不好好吃飯,紛紛求教於專業醫師。朱世明醫師認為,寶寶不會好好吃飯,通常是從小沒有培養好的吃飯習慣,許多家庭都是邊看電視、邊吃飯,環境較吵雜,並不容易「專心」吃飯,也容易產生焦慮;或者三餐之間吃了許多零食,到了吃飯的時候,卻吃不下東西。

在平時,應該減少零食的攝取,在正餐時間應該將電視及其他干擾源關閉,保持安靜的用餐環境,這樣爸媽也無須視餵孩子「吃飯」為最頭疼的事,更不用追著孩子滿屋子跑,自然能培養出寶寶坐在桌上好好吃飯的習慣。

朱醫師建議,7至9個月大的寶寶在餵食上,牛奶或母奶的份量可以維持與原來4至6月時的一樣多,此外,可漸漸再加入米粉、麥粉、蔬果泥汁、稀飯等副食品。一天大約餵4次,每隔4小時餵一次,朱醫師說,因為消化系統是可以因為受刺激而更成熟,餵食副食品可讓消化器官的成長能夠更加成熟。

學走不能過於躁進

9個月的寶寶開始學會爬,不過順序上是先倒退,之後才學會往前爬;這時寶寶的雙足會挺立,也能以雙手將身體完全撐起。6個月大的寶寶就會以手慢慢將自己的身體撐起,扶著東西時,腳也能蹬起站立,不過,朱醫師提醒爸媽們千萬不能揠苗助長,太過心急,如果這個時候就讓寶寶坐學步車學走路,會容易跳過寶寶學爬的階段,這將會造成寶寶發展上的缺陷。

朱醫師說,寶寶大約要到1歲,才開始學會走路,如果太早讓他學「走」,而跳過「爬」的階段,這樣會讓寶寶的前額葉發展得不夠完全,髖關節著力過度,長大之後,將會影響某些動作做得不夠好,或運動機能的發展上受到限制,甚至產生距離調整的問題,例如不敢爬欄杆等。

長牙要注意清潔工作

6個月以後的寶寶面臨長牙階段,牙齒通常從最下兩顆門牙開始長起,其次是上門牙及兩側犬齒。至1歲以前,寶寶應該要長牙,如果晚個1、2個月的時間還算是正常。朱世明醫師表示,有證據顯示寶寶長牙早晚的差別,其實有相當因素在於母體懷孕期間補充鈣質的多寡有關聯,當然與個體之遺傳因素有關聯。

雖然寶寶只有幾顆牙齒,但是爸爸媽媽還是得注重寶寶牙齒的清潔,朱世明醫師建議,父母可以使用工具,例如以細毛的小把指頭牙刷或棉花棒,替寶寶清潔牙齒,也可以在寶寶吃過東西之後餵他喝水,以防止奶瓶性蛀牙。

6至9個月的寶寶可以發展出更精細的抓握動作,抓得到更大範圍之內的東西,因此,父母在照顧上更需要注意孩子的安全,做好防護措施,以免發生創傷或吃入異物等情形。這時更不能將嬰兒單獨擺在房間或靠近床沿之處,應該要擺在有欄杆圍住的嬰兒床中,讓他也可以扶著欄杆學著站立。

降落傘反應
父母可以在寶寶9個月大的時候,嘗試抱住嬰兒的腹部,讓其面部朝下,慢慢的放下,看寶寶會不會雙手作狀要撐起身體的樣子,並且以手接觸地面的東西,這樣的動作稱為「降落傘反應」;一方面,看寶寶有沒有出現發展遲滯的現象,另一方面,如果四肢出現任何異常,例如太軟或僵硬,都顯示發展出現了問題,必須讓醫師及早介入診斷。

10至12個月
週歲大的寶寶已經進入週歲發展的尾聲,延續前面的發展,他已經很會扶著東西走,而其他身體部分的肌肉協調度也會發展得更好,這時是驗收寶寶發展成果的一個重要的階段。父母對餵食副食品將更有心得,寶寶的咀嚼功能發展也愈加的成熟。

朱醫師強調,在這一個階段,寶寶一定至少要學會坐、爬、翻身,但是不一定要學會走路,不過,滿週歲至少要開始扶著欄杆學著走,如果這時候的寶寶坐著還會東倒西歪,肯定是發展上出現問題,父母要提高警覺。

物體仍存的概念
9至10個月大的嬰兒開始發展物體仍存在的概念,如果看到東西被藏在布幔後面的整個經過,他們會去尋找布幔之後的東西。但是如果當著他的面將該物由一處隱藏到另一處,他們還是會到第一次藏匿的地方去尋找。一直要到1週歲以後,寶寶才會懂得追尋物體被放置的順序,往東西最後被藏起的地方尋找。

結語

對父母而言,總是希望孩子永遠不要輸在起跑點,但是,翁菁菁認為,嬰兒在抵達成長重要階段的時間點固然重要,但是,真正重要的是持續而穩定的發展。時候到了,寶寶自然會以最適合自己的方式發展各種技能,父母千萬不要過度緊張或擔心。

事實上,與其擔心,倒不如順其自然發展,為寶寶紀錄發展表,除了深入了解寶寶的發展,更參與、陪伴他的成長,才是父母親最需要扮演的角


Copyright 2024, BabyHome  |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