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首頁
相簿
筆記本
日記
留言版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BabyHome 首頁

城市頑童嬉遊記
 
位置--> 筆記本寶寶物語 育兒法寶

 幫助不受歡迎的小朋友2007-04-30 Page:1/1

作者:沈勝昂

剛開始五歲大的Peter拒絕和小朋友握手,一年級後,Peter的問題並沒有改善,他好像和大夥兒孤立一樣,常常孤伶伶的一個人,「其他小朋友覺得Peter好像怪胎一樣」,媽媽一副大惑不解地說著,似乎一點也幫不上忙,Peter對自己交不到朋友的問題也很傷心,難過地問著媽媽,「為什麼其他小朋友不喜歡跟我玩」,到三年級時就更嚴重了,Peter幾乎不想上學,上學幾乎像是個酷刑,「在校時常哭哭啼啼,小朋友玩在一起,他卻只在操場邊看著走著」,老師向媽媽說,「妳最好帶Peter去看醫生檢查檢查」。

媽媽焦急的問「Peter是不是過動兒、自閉症」,測驗顯示,他可能有注意力不良及無法讀取社交線索,「Peter弄不清自己該站在哪兒,靠多近、離多遠」,「他也搞不清楚別人的臉色」,有時別人對他講話,他竟一點兒也沒反應,該笑的時不笑,不該笑時卻笑個不停,說話聲大的吵死人,小到聽不見,除了無法表達自己的感受外,別人也無法理解他真正的情緒。

這些看似小事,卻是生活中互動的主要規則,不過卻只有在規則被打破時才會被注意到,遺憾的是規則被打破時通常帶來負面感受,特別是負面的情緒。

臨床上這種稱為「狄賽米亞症」(Dyssemia),乃由解讀及使用「非語言」能力的缺乏所造成。心理學家指出,線索通常可追至尚未說話前,大約在1-2歲大時,Baby通常學習用手勢來表達情緒、取得需求,這種學習是由父母潛移默化而來,換句話說,從來也沒有父母親「正式」的教孩子利用手勢、表情等非語言訊息,但是較嚴重的是一旦沒有學好,也很難由別的方式來學會。

不受歡迎、破壞性高、無法維持親近關係的孩子,都可能是高危險群,一部份這樣的障礙可能由腦部問題造成,使他們不易將想法和行動連繫起來,還有可能患有語言障礙或自閉症,或是發展遲緩,有些則由學習障礙或注意力障礙帶來的惡化造成,也有些由缺失人際互動的經驗而來,來自破碎家庭、情緒控制不良的孩子,甚至父母工作太忙的孩子,都可能是這類障礙的受害者。

如何幫忙這樣的孩子呢?孩子可接受社交技巧團體治療或一對一的治療,由治療師像教練一樣,一步一步的做非語言行為矯正,還有可透過觀察孩子在家或學校的行為,建議老師或家長如何教導孩子正確的非語言行為溝通。即早尋求治療,對小朋友越有利,讓孩子避免「不清不楚」的被拒絕及不必要的人際挫折,使得孩子可以擁有較通暢的互動。


Copyright 2024, BabyHome  |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