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Maygo遇見Apple ♡ ~ 會員登入
 
位置--> 筆記本☆幼兒學習☆

 愛因斯坦不玩識字卡2008-01-14 Page:1/1

如果不想養出作奸犯科的孩子,除了摸索、期望、愛,還要有點運氣……育兒並無絕對招數,也沒有綜合偏方;但或許有一個原則還說得過去:少即是多。養兒育女的訣竅在於避免揠苗助長,而是像開車一樣,多用低檔或甚至空檔。—擷自勞夫.修恩斯汀所著《我的孩子是模範生,你的孩子是留級生:教導熱鍋上的父母如何養育完美孩子的寶典》

  偉大的愛因斯坦有著過人的心智,並不是因為他有豐富無窮的知識,而在於他是位了不起的思想家,他的過人之處在於他成功的過程。愛因斯坦的母親是位鋼琴家,她從愛因斯坦六歲時開始教他彈琴,但學了好幾年,愛因斯坦的琴藝仍不見起色。然而,在十三歲那年,愛因斯坦突然對莫札特奏鳴曲產生興趣,結果他努力學琴,後來甚至在小提琴琴藝上大有展進。愛因斯坦對於自己在音樂方面的成就做了以下的註解:「熱情是比責任感更優秀的良師。」

  但就另一方面來說,愛因斯坦在理性上的追求,則不需要太多外來的鼓勵。打從幼年開始,愛因斯坦便展現對於追求真理的執著,並經常以過人的毅力與決心完成任務。他不僅用心地玩(像拼圖),也用心地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小小年紀的他做起事來仔細認真,總是不嫌麻煩地用積木搭造出建築物;等到長大了些,甚至拿紙牌蓋房子。當愛因斯坦開始進小學唸書時,他在學校也有過人的優秀表現。課餘閒暇,愛因斯坦喜歡從事一些能刺激思考的遊戲活動,如金屬做的蓋房子器材,以及親戚送給他的蒸汽火車組合。十一歲時,愛因斯坦已經開始閱讀超出他那個年齡程度的科學及哲學書籍;同時,愛因斯坦開始迷上數學,並立定決心要證明畢氏定理。

  從愛因斯坦的這些童年小故事中,我們得到了什麼啟示呢?很簡單:愛因斯坦自己帶頭進行探索。愛因斯坦小時候學到的許多常識,都是從遊戲中學到的。他的父母及家人用心觀察他的興趣和喜好,並根據愛因斯坦的興趣供給他科學基礎、訓練以及書籍;而且很顯然地,愛因斯坦有機會隨心所欲做自己喜歡的事,他能自由自在地一個人獨處,並嘗試解決吸引他注意力的問題。

  如果愛因斯坦的媽媽從未使用過識字卡,那麼,為什麼現代父母深信,他們有必要對學齡前孩子加強訓練那些對孩子而言深奧難懂的知識、在孩子進幼稚園之前要求他們學會閱讀、要他們不到三歲就要學會算術呢?為什麼這麼多的老師及學校教育人員要花那麼多精神督促各種密集課程教學,只給孩子很少的時間可以好好地玩呢?還有,為什麼政府官員要積極推動立法,評量學齡前孩子的教育品質,將學齡前教育制式化,以便拿來當作評估孩子日後成就高低的準則?

  不可否認,這些努力皆出自於善意。家長、老師及政府官員們緊抓住約定成俗的育兒教養迷思不放,紛紛跟從最新的發現報告。但是,這些所謂的最新發現報告,並非根據最可靠的科學實驗結果。且不論本章一開始那段充滿悲觀的育兒論感言,科學界在過去三十年來陸續揭發孩童成長學習的真相,並且不斷地提醒身為家長及教育工作者的我們,如何在激發孩子潛在智能的同時,仍能教育出快樂健康的孩子。很不幸地,這些訊息在傳送到家長及教育工作者之前,其真義已被誤解扭曲。

  一旦我們真正了解問題所在,便能採取實際行動,重新找回我們及孩子們的生活重心。本章將教導各位如何達到這個目標。首先是認清那些被普遍應用於育兒與立法的錯誤觀念之真相;接著,透過我們所提出的四大聰明快樂孩子栽培原則,你將會發現,從科學實驗研究中得到的方法,能輕易地應用到家庭及學校裡。透過這些觀點,你將可以在家庭生活中取得更多平衡,重新審視「成功」的意義,並以嶄新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成長發育。當你和朋友在購物中心裡逛街時,談到那些你不得不買的、專為學齡前孩童設計的最新教育課程及玩具時,你將能夠以慎重思考、抗拒誘惑及尋求真理的態度,找回真正的重心。

  ★內文摘自久周文化《愛因斯坦不玩識字卡》一書


    
Copyright© BabyHome | 關於BabyHome | 合作提案 | 客服信箱 |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