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親子天地 會員登入
 
位置--> 筆記本育兒相關資訊

 口腔保健2005-06-20 Page:1/1

在孩子還不會自己刷牙前,照顧他們的口腔衛生就是父母的責任,父母可用棉花棒、紗布拭口腔組織,減少齲齒發生的機會。
  
  嬰兒自從母體內誕扛出來,一直到六個月大左右的這段期間,乳牙尚未萌發出來,無法行使咀嚼運動,僅能依靠著口腔生理之反應動作以吸吮及吞嚥流體物質,來攝取個體成長與發育所需之營養與水份。
  然而這些被吸吮進入口腔內之流體物質,很容易滯留附著於口腔構造之組織表面上,倘若未能及時加以清潔乾淨,則會被平常即存在於口腔環境內之微生物所利用分解,日復一日,於是這些微生物大量繁殖,新陳代謝後所產生之有害物質,往往超過了嬰幼兒口腔內粘膜之局抵抗力,以致造成軟組織表面上之發炎與潰爛之症狀。而這些病灶幾乎會出現於口腔內之任何部任,例如咽喉扁桃腺體上之粘膜左右兩側之頰粘膜、硬軟顎軟膜、無牙骨上的脊粘膜、口腔底部之粘膜、舌頭周圍之軟組織表面及上下嘴唇。

 

喜歡吸手指的嬰兒
  當嬰幼兒成長到一個月左右大時,其行為能力也隨之擴大,喜歡將手指頭伸入口腔內吸吮撫弄,而到了約五個月大時,即有力量握住東西,如此到了七個月坐、八個月爬的時期、活動空間更加寬闊,於是對於活動環境內之設備、玩具等,也會好奇地以手指頭到處觸摸,然後又不經意地放入口腔內吸吮。這個時候,倘若手指頭不乾淨或周遭環境不衛生,則嬰幼兒原本脆弱之口腔粘膜,就很容易遭受病毒感染而道致潰瘍。

  嬰幼兒口腔內之軟組織發炎或粘膜潰瘍,經常會引起刻烈之疼痛,因此,會排斥進食,甚至於不願意喝水,整天哭鬧不停,情緒容易煩躁,又加以嬰幼兒之行為語言能力無法表達清楚,如果未能及時給予緩解下來,如此不吃不喝之結果,容易造成一時之營養不良與脫水的現象,隨後會持續倦怠、無氣力、神情木然、發高燒等現象。

 

棉花棒沾水清理口腔
  所謂病從口入,為了預防口腔疾病之發生,平常就應該要有預防疾病發生之基本觀念,對於生活環境以及嬰幼兒能以手接觸得到之器具及把玩之玩具等,應隨時保持衛生,並注意維護嬰幼兒之口腔衛生、飲食衛生,當在餵食的時候,必須確定在短時間內餵食完畢,再馬上餵以白溫開水,以便沖洗滯留於口腔軟組織、粘膜表面上之食物殘渣,然後再以沾濕溫開水之棉花棒,或以食指細軟紗布輕拭口腔內之粘膜,勿讓食物殘渣滯留於口腔軟組織、粘膜表面上,然後,再以沾濕溫開水之棉花棒,或以食指捲細軟紗布輕拭口腔內之粘膜,勿讓食物渣有滯留、堆積於口腔粘膜上之機會。如此成良好之口腔衛生習慣,則將來牙齒逐漸萌發出來時,亦可避免或減少發生齲齒與牙齦炎之機會。

  當嬰兒成長六個月左右大時,乳牙會開始相繼萌發出來,一直二歲左右時,二十顆乳牙就會全部長出來。其萌發順序,依序為下顎乳正中明牙、下顎乳側門牙、上乳正中門牙、上別乳側門牙、下顎第一乳臼齒、上顎第二乳臼齒。當第一顆乳牙萌發出來時,就必須以適當硬度之小牙刷來清潔,每一顆牙有五個表面,即頰側面和舌顎側面。在這二個牙齒表面上,食物殘渣容易滯留於接近的咬合面有類似山峰及山谷之起伏表面,其間有些一些小溝陳與小凹陷處,容易滯留食物殘渣,然後是兩顆牙齒互相接觸之近心面與遠心面,這個接觸地區容易嵌塞食物碎片,單獨使用牙刷時,無法有效完全地刷除乾淨,還必須使用牙線才能刮除乾淨。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在幼兒之行能力還未建立起來時,照顧者必須耐心地每一顆牙齒之每一個表面依序清潔徹底,勿使有疏忽遺漏之處,並以漸進的方式教導幼兒運用靈巧的手指握著小牙刷來刷自己的牙齒。刷牙是一件很實際的工作,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要掌握吃完東西就刷牙的時機,將每一顆牙齒的每一個表面都確實刷到,就不會罹患齲齒或牙周病。

  乳牙之鈣化程度與硬度遠不及恆牙,加上每天生活中有太多吃甜食的機會。因此,照顧者稍微疏忽,幼兒就很容易罹患齲齒。乳牙齒列之完整性非常重要,關係著將來恆牙能否順利萌出、整齊排列,與咀嚼功能,並影響到顏面之表現,倘若乳牙被齲蝕而波及到近遠心面時,則後面之乳牙就會向旁傾斜,佔據了前面牙齒被齲蝕之空間。於是底下恆牙就沒有充份的空間萌出,造成擁擠或甚至被阻生在下面長不出來的現象,從而影響到咀嚼功能與美觀。


    
Copyright© BabyHome | 關於BabyHome | 合作提案 | 客服信箱 |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