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過敏

最多媽媽分享實用妙招

新增妙招
  • 3

    妙招 1

    你一定經常閱讀到有關「過敏」的統計數字;例如,如果父母其中有一人有過敏體質,有50%的機會將這種體質傳給下一代;若兩人皆有,則有80%的機會下一代會遺傳到過敏體質。但過敏若能儘早被發現並確定,其實是有很多方法可以控制,甚至延緩發病至不發病……

    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任林應然

    過敏病自古就有,是一種人體對內外在環境發生過度敏感的通稱,並不只是一種單一性疾病。一般我們所稱的過敏病包括異位性皮膚炎(或稱過敏性濕疹)、過敏性鼻炎、氣喘、過敏性結膜炎、蕁麻疹、食物及藥物過敏。有過敏病的人常常會合併表現上述數種病症,並且多半在幼年時期就有徵兆發生。目前過敏病的盛行率已趨近於50%。其中又以過敏性鼻炎及氣喘佔最多比率。

    過敏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造成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牽涉到下列許多因素,包括:

    1.工業文明的進展大量燃燒石油與煤炭產生廢氣,汽機車愈來愈多,帶來了室外環境的空氣污染。

    2.室內居住環境過度裝潢佈置,又為了節省能源、減低噪音、加強隱私,而變得越來越不通風,過敏刺激原難以消散。

    3.室內抽菸與使用含揮發性溶劑之油漆與建材。

    4.與過敏性疾病互相制衡的感染性疾病隨預防注射與環境衛生的改善而大量減少。

    5.工商社會日益繁忙,母乳餵食被牛奶取代,使人的免疫系統無法自胎兒時期的過敏型體質,轉化回歸為出生後應有的抗感染型體質,及高脂肪食物的攝取,造成過敏性疾病大量產生。

    與家族遺傳密不可分

    過敏病與家族遺傳體質關係密切,常可由家族過敏史得到印證,一般在幼年時期就有跡象可尋,若能早期得知寶寶是否屬於過敏體質,就能早期防止過敏病發生惡性循環,也提供醫生及家長們診斷、治療及預防的參考。

    以下是過敏寶寶在幼年時期容易發生的疾病及症狀,如果你的寶寶有下列情況時,你必須高度懷疑你的寶寶是過敏寶寶,並請帶去醫院讓醫師證實是否確實有過敏現象。

    觀察過敏體質的指標

    1.異位性皮膚炎(或稱過敏性濕疹)

    許多新生兒在出生後常有皮膚紅疹,這並不必然表示嬰兒有過敏性疾病。【定義】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發生於皮膚上的慢性、搔癢性疾病。

    【好發族群】帶有過敏病的家族中,而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病人,也常帶有其他的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氣喘、或蕁麻疹等。

    【發生率】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率,在台灣也約為10%,通常於嬰兒2~3個月大時開始出現症狀,1歲以前約60%的病人已出現症狀,5歲以前約85%已有症狀,其他則在以後陸續發生。

    【臨床症狀】異位性皮膚炎的臨床症狀大略可分為2個階段:

    (1)嬰兒期: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一般開始於2個月大時(有時之前會有脂漏性皮膚炎)。

    *首先在臉頰部會出現乾燥紅疹,進而因細菌感染(常為葡萄球菌)而濕疹化,流出組織液並結痂。

    *濕疹會擴展至頭皮、耳朵、及驅幹。當嬰兒開使爬行時,四肢伸側也會出現類似症狀。

    *由於劇癢難耐,嬰兒常會焦躁不安,睡不安穩。

    *很多人以為這些症狀一兩歲就會消失,事實上卻不竟然。

    (2)孩童時期:異位性皮膚炎可以是嬰兒時期的延續,也可以在嬰兒期的異位性皮膚炎沉寂一段時間後,重新復發。

    *兩三歲以後,發炎性反應漸少,濕疹逐漸轉移至頸部、手彎、腳彎及手碗處,臉部則較少。

    *約50%異位性皮膚炎病人在其一生中會出現呼吸道過敏性疾病(過敏性鼻炎、氣喘),而異位性皮膚炎愈廣泛,愈嚴重者,愈容易發生氣喘病。

    2.食物過敏

    有些寶寶在吃下某些食物,如喝牛奶、吃蛋、花生、或海鮮類(如:蝦、蟹)食品後,會出現皮膚劇癢、出疹子,腹漲、腹瀉、哭鬧不安等症狀時,就必須考慮有食物過敏的可能,尤其是症狀反復出現時,更應想到食物過敏的可能。

    3.哮鳴性咳嗽

    【症狀】有氣喘病的小孩常在幼年時就出現哮鳴性咳嗽,在呼吸道感染後出現咳嗽、呼吸急促困難、呼吸氣時帶有哮鳴聲的症狀。

    *由於幼兒之氣管管徑狹小,病毒侵犯幼兒之細小支氣管時,會造成氣管黏膜發炎,水腫,痰液分泌物增加,阻塞呼吸道的通暢,引起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喘氣、咳嗽、吸氣時胸部肌肉凹陷、吐氣時有哮鳴聲。

    *病人常久咳不癒。

    *X光呈現肺氣腫及肺紋增加,病程通常較久(數星期),病情嚴重者則需住院使用氧氣治療。

    【好發族群】此病多發生於2歲以下的幼兒。

    【嚴重性】反覆發生的哮鳴性咳嗽與將來出現的氣喘病關係密切,有許多家長及部分醫生一直把幼年時期的哮鳴性咳嗽當做「乳喘」,以為長大了就會消失。事實上有不少幼年時患有哮鳴性咳嗽的病人,會陸陸續續再發生相同的症狀,成為後來的氣喘病。

    【發生率】據估計約半數的氣喘病童在3歲以前就已有哮鳴性咳嗽出現,約80%在5~6歲時就已經有過哮鳴性咳嗽的症狀。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患有哮鳴性咳嗽的病人在幼年時期,常被醫師診斷為小支氣管炎或肺炎,而非氣喘病,縱然病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感冒後就發生哮鳴性咳嗽。

    4.經常性的流鼻水、鼻塞、揉鼻子、揉眼睛

    有過敏體質的幼兒到了天氣變化較大的季節,尤其是春秋兩季,常出現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鼻子癢、揉鼻子等症狀,而且病狀去而復返累月不斷。許多家長常以為他們的子女是經常「感冒」,但又老是不易醫好,卻不知過敏才是元兇。

    過敏和感冒怎麼分?

    事實上一般感冒的症狀常常只會拖個一星期至10天左右,如果幼兒的「感冒」至此時還未好轉,就應考慮有過敏的可能。

    【感染源】由於鼻子是呼吸道吸入空氣的第一道關口,因此對外界環境的變化特別敏感。

    1.當外界溫度、濕度、氣壓產生較大變化。

    2.當外界的空氣中含有刺激性物質,如煙粒、粉塵、或特殊氣味。

    【症狀】有過敏性體質的幼兒就常常出現

    1.打噴嚏。

    2.流鼻水。

    3.鼻塞。

    4.鼻子癢。

    5.揉鼻子等症狀。

    6.有些人甚至也會流眼淚。

    7.眼睛紅。

    8.眼睛癢。

    9.揉眼睛(過敏性結膜炎)。

    例如:【對家塵過敏】病人在媽媽打掃房間或抖棉被時,常常會發生流鼻水、鼻子癢、眼睛癢、咳嗽等症狀。

    【對溫度濕度敏感】病人在突然進入冷氣房或劇烈運動時,會有鼻塞、流鼻水、咳嗽等症狀發生。同樣地,這些人也常合併異位性濕疹,甚至氣喘。

    5.其他與呼吸道過敏有關的疾病

    有些疾病本身與過敏的關係雖然不是很強,但卻與過敏有某些牽連,如中耳炎、鼻竇炎(流黃濃鼻涕、久咳)、哮吼(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咳嗽聲如狗吠)、肺炎等。這是因為呼吸道的結構互相交通,因此有過敏體質的人(氣喘、過敏性鼻炎),其主要過敏器官周圍的其他器官常常也會連帶受到影響。

    【病因】一般而言過敏病牽涉到兩個最重要的因子:「遺傳體質」與「周遭環境」。其中前者可從過敏病人多半家族中有其他成員發生過敏病看出,例如我們常常碰到有過敏性鼻炎的父母親,生下罹患氣喘病或過敏性鼻炎的寶寶。

    【發生率】根據醫學統計顯示,父母親之一有過敏性疾病者,其所生之子女約有三分之一的比率會發生過敏病,而父母親兩者皆有過敏病者,其子女約有四分之三的比率會發生過敏性疾病,因此過敏病可說與遺傳體質關係密切。

    所以有過敏性體質的父母親應特別注意其寶寶是否常有上述過敏症狀發生,因為他們的寶寶比較容易發生過敏。

    轉貼自"媽媽寶寶"

  • 1

    妙招 2

    一般醫生會建議3歲過後再驗,太早驗準確度不是那麼高,我家寶貝也是受過敏之苦,所以在2歲半的時候,就請醫生幫我們驗,原本醫生還不太願意,他認為年紀還太小,最後是我執意一定要驗,醫生才幫我們驗!至少要知道到底過敏源是什麼?才能去預防吧!驗完後知道過敏源是”塵蟎”所以現在也更加注意了,加上定期回診,過敏現象也好很多了!

  • 2

    妙招 3

    介紹版媽一位很棒的陳俊仁醫師的文章:

    關於過敏兒童照顧,很重要的一環是預防重於治療,我常跟爸爸媽媽說,環境控制做得好,藥物自然可以使用得少,如果每天跟過敏原生活在一起,就會感覺藥物一停症狀就又回來,不然就是藥物愈用感覺愈沒有效果,那麼環境控制該怎麼做比較好呢?

    我們先簡介一下引起過敏的原因,主要分為"過敏原"跟"非過敏原"兩部分,如果你曾經檢驗過過敏原,如果檢驗不出哪些東西過敏,可是過敏症狀很嚴重,會引起你過敏的因素可能就是非過敏原,哪些東西叫做非過敏原呢?例如感冒病毒(有些小朋友感冒會造成跟氣喘發作一樣的症狀,可是平常好好的)、刺激性的味道(例如香水、香煙、油漆、燒香、殺蟲劑、油煙等等)、汙染的空氣(例如沙塵暴、汽機車的廢氣、工廠的廢氣)、溫度跟溼度的變化、情緒跟壓力等等,這些因素可能都會誘發過敏發作,可是沒辦法抽血檢驗出來。

    關於非過敏原因素造成的過敏,家人可以採取的方式包括:

    (1).施打疫苗、避免在感冒流行季節出入人多的場合、加強衛生習慣。

    (2).刺激性的味道會誘發過敏發作,因此減少使用香水使用、避開二手跟三手煙、在使用油漆、揮發性物質、殺蟲劑或家裡需燒香時一定要通風、烹煮食物時使用除油煙機都有幫助,當然家裡有空氣清淨機或是戴口罩都會有幫助。

    關於過敏原的環境控制

    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塵蟎,塵蟎本身跟他的排泄物在台灣應該是引起過敏最大的元兇之一,有研究指出台灣兒童過敏80%-90%都跟塵蟎有關,首先先來介紹塵蟎好了,塵蟎是蜘蛛的近親,大小約為0.1-0.3(mm)微米,因此肉眼看不太到,它的食物主要是動物的皮屑、指甲跟毛髮,最喜歡生長的環境是攝氏25℃跟濕度80%的環境,通常會生活在家中的床墊、地毯棉被等地方,台灣的居家環境很適合塵蟎大量繁殖,所以過敏的症狀就一直陪伴在你身邊,那怎麼做環境控制呢?

    (1)剛說過塵蟎的食物就是皮屑、指甲跟毛髮,所以家中蓋的被子盡量不要使用羽絨被、毛毯跟棉絮做的厚棉被,上面很容易當成塵蟎的窩,所以蓋了棉被就開始鼻塞跟打噴嚏,所以建議的材質是尼龍被、太空被、防塵蟎被等化學纖維,因為塵蟎不吃這些東西、至於天然的蠶絲被也是可以接受的選擇。

    (2)家中的床墊是另外一個塵蟎的大本營,一個床墊可以躲藏百萬隻以上的塵蟎,所以儘量不要使用草蓆、榻榻米等稻草製品,可以將枕頭、棉被跟床墊使用防塵蟎的床罩包起來。

    (3)家中不要使用厚重的窗簾跟地毯,如果有的話最好常常清洗或是使用可吸除塵蟎的吸塵器。

    (4)用正確的清洗方法,一到兩週清洗一次:常常有媽媽跟我說,他都已經常常清洗家中的物品了,小朋友症狀還是很嚴重,其實很多媽媽的清洗方式是錯誤的,基本上塵蟎是一種蟲蟲,所以丟進水裏洗滌是殺不死他的,除了可以使用防塵蟎的洗衣精以外,要用60度以上的熱水才能殺死他,不然就是使用烘乾機,至於曬太陽很少能達到60度以上,所以傳統媽媽的洗衣方式,洗再多次也殺不死塵蟎。

    (5)除濕機的使用:如果將濕度降低到55%以下,塵蟎的繁殖會受到抑制,可以使用有濕度顯示的除濕機,可以設定濕度,傳統上的除濕機運轉了整天,也不知濕度會不會降不下來,或是濕度降到太低,反而不舒服。

    (6)空氣清淨機的使用:很多家長會認為,防塵蟎要使用空氣清淨機,其實塵蟎是在床墊、棉被上爬行的,空氣清淨機沒法清除,除非抖棉被抖到空氣中,空氣清淨機才可以將漂浮在空氣中的物質過濾掉,所以針對塵蟎的控制,除濕機的效果會比空氣清淨機還好,但是空氣清淨機可以過濾空氣中的灰塵、毛髮等物質,對於過敏的防護也有一定的效果,坊間清淨機的品還很多,其實使用HEPA濾網規格就有很好的效果了。

    (7)黴菌:黴菌跟過敏氣喘有很大的相關性,所以降低溼度可以減少黴菌滋生,家裡如果有壁癌的話要,最好要處理。

    (8)香煙:二手煙跟三手煙,都會大幅增加兒童罹患氣喘的機會,通常家長會跑去其他地方抽煙,以為這樣就可以避免,其實吸完煙之後,身上會帶有香煙燃燒的粒子,再去抱小孩的話(這樣叫做三手煙),還是會增加兒童罹患氣喘的機會。

    (9)寵物:對於養寵物的家庭,不需要把寵物送走,只要避免讓寵物進入兒童的房間,使用空氣清淨機跟吸塵器清除狗毛即可。

    文章出處: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id=465234196908451&story_fbid=522627034502500

  • 1

    妙招 4

    母乳是寶寶出生6個月內最好的食物,過了6個月之後,可漸漸嘗試食用流質、糊狀至泥狀的副食品,這時爸爸媽媽得開始傷腦筋了,究竟寶寶能吃哪些食物?又有哪些是不能碰的地雷食物呢?

    容易引發過敏的食物,最好先不要給寶寶吃,一開始以「低致敏食物」,如米糊、果泥、蔬菜泥餵食,如果寶寶的皮膚沒有紅腫癢或出現疹子,也沒有腹痛、腹瀉的症狀,寶寶吃的食物原則上是沒有多大的問題;另外有一些「高致敏食物」,例如蛋白、帶殼海鮮和堅果類等,建議1歲以後再餵食。

    以下各類NG食物,爸爸媽媽要盡量避免讓1歲前的寶寶食用!

    ◎海鮮類

    螃蟹、蝦、貝類等有殼海鮮,容易引起過敏反應。

    ◎水果類

    很多寶寶吃了表皮上有絨毛的水果容易產生過敏症狀。當幼兒1歲時,爸媽將水果磨成泥用湯匙餵食後,再檢查嘴巴周圍有無紅腫現象,以及碰觸過水果的手是否有出現疹子。表面有絨毛的水果有:

    1.草莓。

    2.水蜜桃。

    3.奇異果。

    另外芒果本身含有一些化學物質,會刺激皮膚黏膜,引起口唇部接觸性皮膚炎,也不建議餵食。

    ◎飲料類

    1.鮮奶:寶寶腸胃功能還未發育完全,滿1歲前喝鮮奶的話,容易造成疾病或出現嘔吐、腹瀉等不適症狀。

    2.礦泉水:礦泉水中礦物質含量過高,寶寶消化系統尚未發育成熟,會增加腎臟負擔,故不建議讓寶寶飲用。

    3.功能飲料:大都富含電解質,由於寶寶的代謝和排泄功能還不健全,攝取過多電解質,對寶寶有害無益。

    4.刺激性的飲料:可樂、咖啡、濃茶等飲品含咖啡因,會使寶寶興奮不安。

    ◎其他類

    1.蜂蜜:不直接餵食蜂蜜或含有蜂蜜的餅乾、飲料,因為寶寶腸道功能尚未完全發育,1歲前餵食蜂蜜的話,容易導致寶寶肉毒桿菌中毒。

    2.雞蛋:可先讓寶寶從蛋黃開始嘗試。蛋白容易引起過敏,1歲後再餵食較為妥當。

    3.花生:不單指花生,連花生醬也不建議食用,有些寶寶對堅果類食物容易產生過敏反應,加上花生硬梆梆又難咀嚼,一不注意容易發生窒息危險。

    4.麵條:小麥是最容易引發寶寶過敏的穀物,如果寶寶有過敏體質,最好等到1歲後再吃。

  • 2

    妙招 5

    過敏寶寶該怎麼吃?

    文╱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過敏氣喘免疫科主治醫師 顧明修

    輯╱張玉櫻

    有過敏體質的寶寶,自出生起即應做好飲食保健,以免日後出現過敏疾病。本文分別從嬰兒出生至6個月、6個月至1歲的斷奶期、1歲之後的兒童期等三個階段,為家長介紹過敏寶寶的飲食保健方法。

    近20年來,兒童過敏疾病有越來越多的趨勢,造成不少家長的困擾。過敏兒的父母總是急切地問:「要怎麼做才能避免寶寶變成過敏兒?」避免的方法很多,包括藥物預防、避免接觸過敏原、避免空氣污染及飲食保健等。以下的內容就為各位家長介紹過敏寶寶的飲食保健方法。

    先評估寶寶是否有過敏體質

    在決定自己的寶寶要不要進行「預防過敏的飲食保健」之前,必須先由下列三點評估嬰兒是否有過敏體質。評估之後若覺得可能為過敏寶寶,就必須與醫師討論如何防範過敏疾病的發生,以及是否開始進行飲食上的保健措施。過敏寶寶的飲食保健是一輩子都要進行的,而且越早開始,防範的效果越好。

    1.由家族史評估:過敏疾病有遺傳傾向,若寶寶的家人包括父母、兄姐或其他親屬若有過敏疾病,則寶寶可能有過敏的遺傳。越親近的家人有過敏疾病,寶寶過敏的可能性就越大;尤其母親是否有過敏病,對小孩的影響比父親來得大。

    2.由臍帶血檢驗評估:若家族史有過敏傾向,可考慮於嬰兒出生前先告知婦產科醫師,在嬰兒出生時自費檢驗臍帶血,看E型免疫球蛋白值是否異常。若異常,也表示過敏的機率較高。

    3.由懷孕時是否避免過敏原評估:懷孕時,須避免接觸吸入性過敏原(塵蟎、黴菌等),勿攝取易導致過敏的食物(例如蝦蟹等有殼海鮮類、堅果類等),並遠離二手菸。若未做到以上幾點,則生出過敏寶寶的機率將大為增加。

    6個月內的嬰兒,喝母乳或水解蛋白奶粉

    若診斷出寶寶有過敏體質,6個月以前應注意以下飲食須知:

    ◎母乳至少喝6個月:而且越久越好。在母乳哺育期間,母親應避免攝取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蝦蟹類、堅果類等),避免吸入過敏原,遠離二手菸。

    ◎無法哺育母乳時,讓寶寶改喝水解蛋白奶粉:水解蛋白奶粉是將牛奶中的蛋白質水解成較小、較不會引發過敏的蛋白質,因此寶寶喝了比較不會引發過敏。

    ◎勿輕信偏方:坊間有些偏方如花粉、蜂膠、羊奶、草藥等,並無醫學證實可預防過敏病的發生,有些甚至會誘發過敏,因此不宜服用,年紀較小的嬰幼兒更不可嘗試。

    ◎給予乳酸菌等益生菌:益生菌可增加腸內的好菌數、增加抵抗力,具有改變體內免疫細胞的功能。對已有過敏的人可以減輕過敏病症狀,對尚未過敏的人,可以預防過敏病的發生。

    *水解蛋白奶粉的營養是否較差?其實水解蛋白奶粉的營養和一般奶粉一樣,因此不需擔心寶寶營養不良,但價格較一般奶粉貴,味道較一般奶粉差。

    *水解蛋白奶粉要喝多久?一般喝到一歲以後,再慢慢換成一般奶粉。

    6~12個月過敏兒飲食注意事項

    ◎副食品:6個月大以後再添加。一般嬰兒在4個月大時即可添加副食品,但過敏寶寶建議6個月大之後再添加。如果過敏症狀嚴重時,有些醫師甚至建議把副食品的添加時間延至9個月大以後。但如果寶寶有厭奶的情形,導致奶類攝取不足時,為了避免營養不良,可從4個月起添加較不會引起過敏的「過敏兒專用米粉」。

    ◎添加副食品的方法:每週添加一種新食物,從少量開始,每天逐漸增加食用量。在確定不會引起或加重過敏症狀時,再換下一種新食物。若出現過敏症狀,則立即停止該食物。不要一下給寶寶這種食物,一下又吃另一種食物,如此,發生過敏症狀時,比較難找出哪種食物是引起過敏的食物。

    ◎添加副食品的順序:由「低致敏性」的食物開始慢慢嚐試,例如米粉、果汁(泥)、菜汁(泥)、稀飯等。10個月大之後才開始添加蛋黃、魚、肉、肝等動物性食物。至於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蛋白、有殼海鮮(蝦、蟹)、花生堅果類等,最好等1歲至1歲半以後才食用,不過還是少吃為宜。

    ◎食物過敏會引起哪些症狀?包括腹瀉、嘔吐、腹痛等腸胃症狀;在皮膚會以長疹子、搔癢、蕁麻疹等來表現;此外,咳嗽、流鼻水、打噴嚏,或原有的過敏症狀加重時,也要考慮是否是食物所引起的過敏症狀。

    ◎不要害怕添加副食品:某些父母怕副食品會誘發寶寶的過敏,因此一直不敢添加副食品。其實副食品可訓練寶寶的咀嚼及吞嚥能力,對促進腦部發育、顏面神經與肌肉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牙床的發育也會較健康。因此仍建議在寶寶1歲之前添加副食品。只要慎選副食品,就不怕過敏的誘發。

    ◎多樣化的的食物種類:不要因為怕寶寶吃到易致敏的食物,就限制食物的種類。多樣化的的食物種類,才能補充孩子成長所需的營養。只吃少數種類的食物容易導致營養不良,因此父母應該供給寶寶不同種類的食物,並避免易導致過敏的食物。

    1歲之後過敏兒飲食注意事項

    ◎較易導致過敏的食物盡量少吃:下列食物的成分有較高的抗原性,理論上較易引起過敏,應少吃:

    (a)蛋白質類:包括蛋白,以及有殼的海鮮類如蝦子、螃蟹、蛤、牡蠣、干貝等,不新鮮的魚貝類也不可吃。

    (b)蔬果類:荔枝、芒果、草莓、柑桔類等。

    (c)核果類:核桃、腰果、乾果等。

    (d)豆類:花生、黃豆、豌豆等。

    ◎奶類、蛋白、麵粉、魚類可以吃:並非所有的海鮮都會誘發過敏,有殼的海鮮才容易引起過敏。魚類對小孩而言是很好的營養,不應限制這類食物。雖然奶類、蛋白、麵粉較易引起過敏,但這些食物遍佈存於各種食物中,減少攝取容易導致營養不良。因此,除非由醫師判斷這些食物會引起寶寶的過敏,否則1歲之後不應限制這些食物。

    ◎勿吃冰冷的食物及飲料:冰冷的食物、飲料會引起神經及內分泌過度反應,導致咳嗽、打噴嚏、流鼻水等過敏症狀。

    ◎勿吃高熱量或油炸的食物:這些食物會讓體內的發炎物質增加,加重過敏症狀。

    ◎避免刺激性食物:太刺激、太鹹、添加人工添加物的食物要避免,飲食宜清淡。因為刺激性食物(如芥末、薑、胡椒、辣椒等)會刺激氣管、鼻腔,使過敏症狀加重。添加人工添加物的食物包括蜜餞、加工過的金針和某些糖果,也應盡量少吃。

    ◎多吃可降低自由基的食物:包括綠色蔬菜、水果、深海魚油等。空氣污染、油炸類食物等會導致體內自由基增加,引起體內發炎反應。綠色蔬菜及水果富含維生素C、胡蘿蔔素,可降低體內自由基;深海魚油也有類似作用。

    什麼是自由基?

    自由基(free radical)是指帶有不成對(奇數)電子的分子、原子或離子,它很不穩定,很容易從其他分子搶奪一個電子來穩定自身結構。自由基之所以有害,是因為它活潑的化學特性,會和體內的細胞組織產生化學反應,使細胞組織失去功能而遭到破壞;此外,自由基也會和細胞內的DNA發生反應,因而破壞DNA、加速老化並增加致癌機率。

    結語

    導致過敏疾病發生及惡化的原因很多,包括吸入性過敏原、空氣污染、情緒壓力及食物等因素。治療及防範過敏疾病,需從接受治療、做好環境控制、減輕情緒壓力及飲食控制等各方面著手。單純注意飲食而忽略其他因素,是無法完全預防或改善過敏疾病的。

2024育兒津貼、托育補助懶人包

中央提供幼兒家庭多項津貼及補助,並且多次加碼、放寬申請資格,2024年最新育兒津貼、托育補助、幼兒園就學補助,如何申請、補助金額、申請資格等詳細資訊,本篇懶人包讓家長們速讀秒懂。

衛福部未滿2歲幼兒育兒津貼新制專區

新增 寶寶過敏 實用妙招: